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潘石屹:地王的根源

  一个公司要能驾驭起伏,就是市场发疯的时候你该做什么,市场低迷的时候你该做什么,把这个平衡好就行了。

  受访者: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

  南方周末:北京连续出地王后,地王又在上海、苏州出现,而且最近上海纪录又被刷新。地王为何如此频繁出现?

  潘石屹:第一个原因就是钱多。政府的救市计划,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放到市场的钱的量很大,钱的成本很低。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造成土地资源稀缺: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被区隔;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18亿亩的红线一定不能突破。

  第三点原因,可能影响最大的,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一个评价。

  资本市场对别的行业的评价,一般是通过销售额和利润派生的指标去评价,例如PE值。只有房地产例外。除了销售额、利润、税收指标以外,还有一个比这三个指标还要重要的指标,就是土地储备。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以此为评价指标?

  潘石屹:这个资本市场的评价,不仅在中国(大陆)的,还包括香港国外的股票市场,对房产公司的评价,都如此。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供多少年开发的土地,是人们挂到嘴边的一句话。时时刻刻的都在说,如果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他们的土地是私有化的土地,土地的年限是无限期的,也有短期的,一百年的,两百年的,五十年的,可是占的比重非常非常少。如果是拥有土地的话,不存政府还要收回。

  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国家,是使用权的转让、出让这样一种方式。中国还有一条就是附加的政策,就是两年不开发的土地,要无偿收回。可是资本市场的评价跟法律是完全抵触的,就是谁储备的土地多,谁的市值就可以高,人们就看好,觉得你有未来。

  南方周末:为何会跟法律抵触?

  潘石屹:资本市场的评价首先的前提是要合法,可是这个评价的土地储备指标是游离于中国法律之外的。中国政府光说不做。就是两年不开发土地要无偿收回,说了十年,也不收回。所以资本市场认为这个法律是不会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会囤地。

  很多上市公司说土地储备只够五年十年的开发。实际上,我们把中国九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上面公布的数据,土地储备的数据,和2008年建成的建筑面积计算,最高的一家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是151年。最低的是20年,远远超过了政府规定。所以房地开发商有了一个趋向,就是我可以不赚钱,赚钱少一点不要紧,土地储备一定要多,没有土地储备的话,他们就给我在这个市值上面打折。而利润方面,哪怕今年的利润少,说我有一百年的土地储备,别人说你今年赚不到钱,但你明年后年可以赚钱。

  南方周末:这个评价指标是错误的?

  潘石屹:我觉得这个评价指标现在是一个错误。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国外的资本市场都会发生这个错误呢?是因为我们政策的原因,颁布的法律不执行,放任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国土资源部隔一段时间说一次逾期要收回,我觉得说的话都是隔靴搔痒,就是没有抓到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警告资本市场,逾期马上就要收回了,不行就抓一个案例示范。

  南方周末:有规定,有法规,但是不执法。

  潘石屹:没有执行过,十多年了没执行过。不用管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只要把资本市场这个评价标准给他转过来,这些人自然就好好的去盖房子,就不用圈地了。因为圈地没用了。不必骂地方政府因为土地财政,跟开发商狼狈为奸。圈土的根源在资本市场。

  国土部应该要严格警告这些上市公司。没有上市的公司,跟不准备上市的公司才不圈地,拿一块地就建房子,他就算我有利润就得了。国土资源部该警告资本市场,说这个评价指标是非法的。

  南方周末:能说房价上涨是地王推动的么?

  潘石屹:实际上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国家非私有化的土地制度,商人一定是趋利的,商人能够卖两万块钱,为什么卖一万块钱呢?可是一万块钱卖不出去,就只有五千块钱出去。

  另外全社会大声呼吁要让开发商降来价,他若降价卖给别人,别人二手房再转让出去的话,价格一样会起来。

  第三个原因是对通货膨胀预期,还有一个就是不动产会升值。这两个是一个长期的原因。

  南方周末: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地产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潘石屹:比如利率的调整,原来是一档一档调,最后都是三档三档调。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的比例原来35%,一调就调到20%。从杠杆来说,35的杠杆是3倍的杠杆,而20的杠杆就变成5倍的杠杆了,中间就越过了4倍的杠杆,4倍的就是25%了。

  南方周末:由于地王频现,开始有人对土地招拍挂制度有非议。你如何看?

  潘石屹:我的观点是市场一定要公开,只有公开,才能够达到公平,才能够少一些腐败。

  土地招拍挂制度,实际上他是有三种:招标、拍卖、挂牌。现在挂牌和拍卖,实际上都变成拍卖了。而招标里面有好多问题,就是在标书上面设置各种各样的条件什么东西,就这个腐败。

  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联合了三十多个人大代表,专门给北京市政府写了一个议案,提议以后尽量不要用招标的方式。招标的方式腐败太多了,就在里面设置各种各样排他的条款。标书为你定,头发什么样,穿黑衣服,皮肤是什么样的,别人的话就不能过来。这个东西对社会风气各方面都是非常不好的。还是要放在阳光下。

  北京市从今年年初以来,所有的土地出让方式全是挂牌,挂牌最后就是拍卖。北京市去年大部分是招标。我觉得可能我以人大代表牵头人的身份,提的这个议案,还是见到效果了。

  南方周末:从2004年,感觉地王的形成,最终会成为一种风向标,就是某个时间段内房价见顶的信号。地价与房价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

  潘石屹:广渠路这块地,拍卖成这样的价格,周围的价格马上就会起来。完全是一个市场气氛的影响,就是价格跟市场气氛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政府供应的土地量大了,这个气氛就变成不了现实。

  南方周末:2008年的时候,您曾经预言会百日剧变。后来土地政策改变,一个开发商说直接从冬天到了夏天。您是感受我们处于房地产市场的哪一个季节?

  潘石屹:现在好像就是突然地,全球的金融危机一下自动化就把中国的银根给放开了。银根放开之后,这些房地产开发商一下子就被救活了。所以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全球经济好的时候,房地产快倒闭了,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公司现在是全都喜气洋洋。我说这跟做棺材生意似的,人家哭的时候我们笑着,人家笑着时候我们哭着,正好是反着。做棺材生意就是这样,人家家死人的时候哭的时候说,哎呦,好在有一个生意可以做了;人家高高兴兴都活的健康的时候,他坐在这儿愁眉不展的,说这儿棺材销售不出去。所以我觉得处在一个不太正常的阶段。

  南方周末:博鳌论坛时,香港恒隆的董事长陈启宗专门跟你讲了,没当地王应该高兴才对,他说买地王的大半都要后悔,历史都证明他们是傻瓜。你怎么看?

  潘石屹:历史有的时候不是简单重复的。明天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尤其在这样大的起伏的过程中,很难预测。一个公司要能驾驭起伏,就是市场发疯的时候你该做什么,市场低迷的时候你该做什么,把这个平衡好就行了。

  南方周末:关于地王,您在博客上专门也有谈到过,就是说准备去拍的时候,心里也是提心吊胆的,因为也知道很多过去拍得了地王的下场都不太好。感受最深的例子?

  潘石屹:很多了。比较近的,2007年的来看,就是这些公司拍到地王的又给地方政府退回去,说不要了。这个对公司的声誉的影响非常不好。我去到这些地方政府去谈,人家都在说以后别让他到房产市场上瞎混了。

  孙宏斌也是一个。前一段我见了他,他说就把这个烂摊子交给别人吧。

相关文章

·国企中冶 09/10/22

·国企凶猛 保利百亿一日三城夺地 09/10/21

·戴德梁行:上海2009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 09/10/21

·深圳华强6.57亿拍得济南地王 09/10/21

·重庆圆桌对话:全球复苏与中国调控下的房地产 09/10/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