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下周中招股的花样年,因承销团队加入高盛及工银国际两间投资银行,故要再作出部署准备,决定暂缓招股期。
观点网 陈小丽 香港资本市场在度过6-7月的兴奋期之后,香港投资者对认购内地房地产新股热情似乎已经在下降。10月20日,来自香港市场的最新消息称,欲赴港上市的深圳地产企业花样年遭遇市况变动,为了扩大承销团队,将暂延上市日期。
暂延上市
消息称,原计划下周中招股的花样年,因承销团队加入高盛及工银国际两间投资银行,故要再作出部署准备,决定暂缓招股期,但暂未有确定的时间表。同时,其原定本周举行的推介亦要延期。
“花样年的保荐人仍为中信证券及德银,而高盛及工银国际只是加入包销行列,如果加上原先的中信及花旗,花样年承销团的阵容将增加四个。”市场人士表示,按照最初计划,花样年将于10月底招股,集资约6亿美元,预计11月初在香港挂牌。
但对于上述消息,花样年方面表示惊讶,并称消息并不符合事实。“上市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并无延迟一说,我们是计划引进高盛、工银国际作为我们的承销人之一,但这些都还没有最终落实下来,”花样年相关人士在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暂延上市只是一些人的猜测而已,“关于上市的一些事宜我们有自己的安排,但时间表还不方便对外透露,一旦有明确消息将有正式公告披露”。
而花样年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高盛本来要做花样年上市的保荐人,但因重组之后发现可能会有利益冲突,所以高盛可能会加入承销团”。
10月12日,在花样年香港展开的预路演中,潘军透露了花样年上市的有关信息,并称花样年物业的中高端定位,令其并不担心与其他内地房企的竞争”,但潘军本人在路演中并未对外透露卓越上市募资规模、盈利目标等详情。
而观点新媒体最新获得的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花样年推迟招股的原因是因宣传不当而受到港交所警告,被迫推迟了上市进程,增加投资银行加入承销团队只是一个“掩饰的借口”。
该消息来源于香港市场,但未获相关人士的证实。香港市场的消息称,“花样年被港交所警告,源于其在宣传楼盘的广告中使用了‘全球发售’字样。这些个楼盘广告被登在2009年10月7日的经济日报A1版上。”
港股阴晴不定
就在花样年延迟上市传闻泛起的同时,同样来自深圳且已通过聆讯的卓越地产已经公布了其在主板上市的详情,卓越的招股书显示,将于10月21-27日进行招股,招股总数30亿股,招股价2.1-2.6港元,集资规模63-78亿港元,入场费定为5252.47港元。
据悉,卓越将于11月3日挂牌,联席保荐人分别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及瑞士银行香港分行。平安资产管理及中国人寿海外为成为卓越的基础投资者,两大保险巨头同意分别以3000万美元及2000万美元认购,卓越本次集资所得,近50%用于收购土地,近30%会为旗下项目支付建筑成本。
面对近期已经上市的宝龙、以及准备上市的恒大、花样年等房企在港股IPO上市遭遇的波折,卓越能否有信心完成78亿元的IPO融资规模也成为市场的一个悬念。
对此,卓越集团相关人士显得小心翼翼,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口风甚紧,对于一切有关上市的提问均以“不清楚,不知道”作为回应。
“地产在前段时间本身形象和市场并不好,因此压积了相当多的企业排队上市,这些企业都是积压下来的,在06、07、08年这三年基本没有公司上市,包括恒大、卓越等早在之前就在准备上市,随着地产本身状态情况好转,开始寻求时间和能力竞争上市,但由于这个时候股市并不是特别好,可能现在上市的融资质量并不理想,不过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继续等下去了。”永安信金融服务机构董事长乔志杰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融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把握住这个工具,这个工具的价值可以使其未来继续能融资,而上市价值有多高,时间更重要”。
“企业能有多快就多快上市,有可能上市而选择延迟是不可能的,倘若延迟上市原因可能不是人为的选择,也许与战略问题有关”,乔志杰如是猜测房企推迟上市原因。
同时,乔志杰还表示,“非常看好目前房企的上市前景,预计2010-2013年时间将是历史上地产企业上市最多时期,无论境内还是境外都是机会,未来快速进行资本牟利,获得金融支持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中国申奥之父何振梁:好人不知坏人有多坏 09/10/21
·卓越国际配售部分已获足额认购 09/10/21
·中国式高尔夫球友谊 09/10/20
·花样年暂缓招股 高盛及工行或加入承销团 09/10/20
·成思危:房价将继续上涨 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