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中原地产:一周楼市统计(07.27-08.02)

  一、一周话题

  7月24日,国土资源部将全国620个调查项目的数据悉数发布,根据调查结果,620个案例地价占房价比例平均为23.2%,356个项目比例在15%-30%之间。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8%。北京的21个项目中,地价最高占房价的比例为51.36%,最低为14.33%。据公布的数据计算,北京21个项目平均地价与房价的比例约为25%。

  此番国土资源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出的数字无非是为了澄清或者说反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发布一项调查,在调查中称: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比例最高达到58.2%之后,房地产业界便开始将房价过高归咎于土地价格的高昂。同时也想堵住某些喋喋不休叫嚣着土地成本过高才是推高房价的真正元凶的开发商的嘴。

  政府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打架的情况已不是新闻。但国土局此举却有越描越黑之嫌。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本次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北京21个项目中,地价房价比最低的项目,每平米地价只有1720元,但是项目开盘价却达到了每平米12000元,地价只占14.33%。

  乍一看似乎地价真不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甚至连次要因素都算不上。但如果将土地增值税纳入土地成本中的话,将会是成本大幅增加,这样看来国土局一组数据确有"忽悠"外行的嫌疑。另外从土地从购买到开发销售一般有2至3年时间,由此也可以引出,在区域内某一地块价格上去后,临近的楼盘和未开发地块的价值随之也提升,这就是土地价格的示范效应。虽然此前出让的土地,地价/房价比较低,但地方政府也会受益于地价上涨。因为,即便项目开发已经完成,房地产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契税等也会相应提高。房价会随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因此这样的数据说服力并不强。

  就这样开发商说"地价导致高房价,大部分利润在政府",政府说"地价占比不高,开发商的'灰色收入'很高",这样的"驴象之争"着实无趣。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必要条件,地价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地地王频出直接拉动周边房价上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精力全部放在无谓的争执上倒不如双方一同努力去整治市场的弊端,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在近两三个月楼市投资投机风行,房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银监会再三重审严格执行"二大房贷"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亦号召增加供给、打击捂盘,那么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国土局呢?

  二、一周楼市

  1、土地公告、成交信息

  1.1.土地出让公告

  1.11主城区土地公告情况

  --暂无土地公告

  1.12郊县土地公告情况

  本周郊县共有3宗土地公告,总面积为312.95亩,土地性质为住宅用地,土地均位于都江堰市。(详见附表一--郊县土地公告)

  1.2.土地成交情况

  1.21主城区土地成交情况

  本周主城区共有2宗土地成交,分别位于东大街和青羊区苏坡乡龙嘴村,总成交面积为41.3739亩,土地性质分别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两宗土地的起拍价分别为1600万元/亩和460万元/亩,最终被泰信建设和厦门建发以1600和480万元/亩取得。(详见附表二--主城区土地成交详情)

  1.22郊县土地成交情况

  本周郊县共成交6宗土地,地块位置均位于都江堰,地块总面积为770.84亩,其中5宗住宅用地,1宗商业用地。(详见附表三--郊县土地成交详情)

  2、主城区商品住宅供应

  2.1.供应回落,大盘支撑

  

  据房管局数据显示,本周主城区有3个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比上周减少5个。

相关文章

·博鳌盛夏 明辩中国地产 09/08/03

·中国房地产业:失控的过山车 09/07/29

·中原地产:2009年上半年度报告 09/07/28

·专访福建三盛:中国楼市的“三辆过山车” 09/07/28

·中原地产:(07.20-07.26)数据周报 09/07/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