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2009城市观点论坛沈阳行潘石屹媒体见面会实录

  某媒体:问您一个和我们城市相关的问题。在咱们SOHO中国的发展规划当中,沈阳在不在SOHO中国的视野之内?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我们SOHO中国在三、五年之内开发的重点还是聚焦在北京和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因为北京、上海的面积也很大,从行政管理范围来看俨然是比较大的,其他的二线城市、省会城市我觉得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某媒体:三、五年之内不是考虑范围之内。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对。

  某媒体:潘总您好,刚才在论坛当中您谈到说金融危机,未来的房地产发展、房地产过剩还是占主流的,而且这个回暖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但是前不久钟伟教授也谈,复苏已经在复苏了,而且将会全面复苏,从房地产企业的一季度报表和成交量来看,好象这些数据都在支撑着全国的房地产一个回暖的事实,您怎么看中国的房地产一个复苏点或者是一个回暖的过程呢?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我可能没有钟伟这样乐观。第一个是一月份,人民银行能够放1.62万亿的贷款出去,二月份能够放1万亿元贷款,三月份能够放1.8万亿的贷款,这个放款的速度能不能持续,如果是四月份、五月份,人民银行还以这样的速度放款,这就复苏了,市场上的钱很多,不光是房地产市场复苏,股票市场也复苏了,可是这个钱不是无限的,它这个钱放出去,一定会有后遗症的,就像刚刚他问我的一个问题,钟伟说拿钱已经没用了,原来需要用钱,现在不需要用钱,电子化了,说发多少发多少,发行货币量大,一定会有后遗症,所以说中国政府在碰到大的危机的时候,以尽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当这个市场稳定住的时候,我想这个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不会像一季度这样大,而我们看中国的经济真正的第一线的指标,一季度的用电量,同比下降了0.71%,没有上升,下降了,昨天公布的全中国的财政收入下降了8.2%、8.3%左右,它在下降,各个指标,出口、一季度还在下降,所以你要看中国经济的这个指标,并没有复苏,尤其是用电量这个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出口没有复苏。财政收入没有提高,用电量在降低,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是股票市场涨很高,房地产上涨很高,这就重复了日本当年的泡沫。

  某媒体: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达到一个复苏的状况是吗?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我觉得复苏的状态一定是中国的经济复苏了,房地产再开始复苏就健康了,如果是中国的经济没有复苏,只是房地产的成交量和价格大幅度的上升,我觉得这就是泡沫了,又成了新的泡沫了。

  某媒体:您看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因为刚才易总也谈到了,他对二、三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比较有信心,您怎么看待二、三线诚实的发展呢?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二、三线城市我觉得经过这一次全球的金融危机,把二、三线城市的位置、地位和它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包括沈阳在内,大大的提高了,如果是在以前,人们追逐的城市是沿海城市、北京、上海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如果你要把沈阳跟国际化的城市去比较,沈阳的城市一定还是一个落伍型的城市,在国际化方面和上海、北京来比,是没法比的,可是现在发生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这些国际化的城市受到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相对来说二、三线城市的位置、发展空间都在提高。

  某媒体:潘总您好,想问一下,现在可能在我们SOHO中国这样的企业,可能资金链相对来说比较充足,但是对于沈阳本地或者是很多开发商来说,对于他们资金回拢、融资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您能不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借鉴给其他开发商,在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何来融资是比较好的。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融资的话有好几个途径,在目前这个市场中,靠资本市场、股票6市场去融资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海外上市是非常困难的,这条路子,到现在为止还是红灯,还没有亮,可是在国内的贷款,银行放了这样多的款,从银行贷款这个门是打开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开发商还没有贷到款,这就是自身的问题了,可能是项目的问题、销售的问题,银行觉得这部分贷款风险的确太大,现在有点风险银行都把钱贷出来了,所以融资对中国的房地产来说,是这样两个途径。第一条路它是死的,没开,可是第二条从银行放的贷款量来看是足够的大的。

  某媒体:像您刚才提到的其他金融市场,我想问一下,如果说其他的金融市场复苏的话,是不是代表我们房地产商的日子能好过一点呢?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当然,如果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复苏了,就跟陈淮说的,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在打点滴中,这口气喘上来,下口气能不能喘上来还不知道呢,当然如果是全球的金融市场全都复苏了,中国的经济和房地产一定会非常好,中国的房地产也会一定很好,可是全球的经济什么时候复苏,谁都说不清楚。

  某媒体:想问问您,我们这个开发商,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在心里面比较有信心,由于前一段时间我们和筑建部的观点有一些抵触的地方,我们相信筑建部的观点,还是您的观点比较准确?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听党的话,听政府的话,别听我们的话,尤其电视台是受党的领导的,我的观点和建设部的观点有分歧吗?

  某媒体:有一点不同。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有一点,以建设部的观点为主。

  某媒体:潘总您好,因为前一阵三月份的房交会,沈阳的成交量达到了52亿,这52亿,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刚性需求,受压抑的刚性需求是释放出来了,但是这个量还不是很大,您认为这个刚性需求放出来以后,下一步的楼市靠什么来支撑,怎么样继续维持这个楼市这样一个小阳春的样子,或者是回暖的样子也好。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小阳春这个叫法,本身就是还有寒冬回来,突然天气暖过来几天,好象还有寒流要来,所以小阳春不是对房地产夸奖的一个词,我觉得第一点,我对沈阳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太了解,就一个房展会上成交52亿,到底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情,我真的没法判断,如果把这52亿拿到北京的市场上看,有可能就是一个项目的成交量,所以这个大小确实没办法比较;第二个我想还是重复一句,中国的房地产只是一个爬山虎,如果是没有一个大的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的房地产很难复苏。

  某媒体:您好潘总,我想问一下,刚才您上午在演讲的时候也提到了,这次的金融危机,并不是一个周期性的危机,而是一个结构性的危机,只有当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来了,我们才能说这场经济危机才过去,我想这套原则是不是也应该适合我们房地产行业,现在我想问您,在您的心目中,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合理性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也看到了,一方面我们市场上有大量的存量房的存在,另外一方面,在国家也好、政府也好,也有一些大批量的保障房的建筑计划,这种不同的形式的结构,在您心目中,怎样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判断,谢谢。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不同德人理解不一样,作为有计划经济思想的人,他得详细的算一个比例,多大户型的、多少平方米,要做多少保障性住房,它是算出来的,可是对我们这样的人,商人的观点、市场派的观点来说的话,就是市场上没建的东西能够卖出去就是合理的结构,而是真正能够建了房子能够卖出去,而不是短路了,还没建房子拿着土地就可以在市场上面去了融资、去了捐钱,这就短路了,因为美国华尔街的人不知道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所以如果一个房子的结构,一个房子的产品从地段来说,积压了,卖不出去,它就是多余的,什么时候是结构合理的,就是很快能卖得出去,看一个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对不对,最关键的是要看它的成交量,如果没有成交量,这个价格就说的这个房价都是没有意义的。说这个市场上面成交一万套房子,可能成交十套房子,这个十套房子的价格是没有代表性的,只有这一万套的房子才是买卖双方认可的价格,只有这样的房子才有异议,所以在我们看的房地产市场什么时候复苏,同样是一个标志,就是成交量要比价格更重要,如果是成交量萎缩了,这个市场一定是不健康的,就是要出问题。

  某媒体:潘总您刚才说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爬山虎,能不能详细的说一下。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这是一个现象,要靠经济的成长一步一步成长的,只靠他自己,说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就发展房地产,这个肯定发展不起来。

  某媒体:2004年的时候万科王石说把市场占有率提到4%,您认为现在发生变化,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现在还很难说,因为我觉得我们处在调整期,而且这个调整期对中国的房地产来说才刚刚开始,在这个调整期中,一定会一阵好、一阵坏,可是这个大的调整远远没有结束,所以这就是定一个很大的目标,要让市场占有率达到什么程度,还有点遥远,中国的4万家房地产公司还是5万家房地产公司,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资金链,这比你的规模还要重要的多,我们看到全世界有一些公司是巨人公司,资产量很大,市场占有份额非常多,可是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资金链就是生命线,资金链崩断马上就死了。所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衡量一个企业的标准,不是它的规模多大,不是它的市场占有份额多大,最关键的是衡量这个企业健康不健康,就是它的资金链能不能倒得过这口气。

  某媒体:潘总我还有一个问题,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低迷的状态下,投资性购买需求这种情况在减少,对于沈阳这种二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商业地产确实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行业,你要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你要说在王府井、前门、西单做这样的商业,你做什么商业,人流量足够大,而且不是为北京的1700万人服务,光进入北京的游客量就非常大,可是沈阳这样的城市毕竟是省会城市,二线城市,没有像北京这样多的游客,包括海外的游客,所以我觉得做了商业地产,唯一能够跟北京借鉴的就是一定要选择最繁华的地段。

相关文章

·2009城市观点论坛沈阳行潘石屹媒体见面会实录 09/04/14

·城市观点论坛沈阳圆桌:新价值 大沈阳 09/04/14

·潘石屹观点答问 09/04/14

·正在直播:2009城市观点论坛沈阳行(下) 09/04/14

·潘石屹:2009房地产形势的几种可能性 09/04/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