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劲基建已经完成了其地产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旗下顺驰和隽御两大品牌将被统一整合为“路劲地产”品牌。
即使收得顺驰地产的物业,路劲基建在2008年的纯利仍然是倒退了22.87%至6.56亿元。
2008,亏损
4月初,路劲基建发布了2008年的业绩预报,在报告中,路劲基建表示年内集团房地产业务受到不利的市场环境影响录得亏损。
因首次合并顺驰地产集团的全年度业绩,集团房地产按交付入账所产生之收入按年升91.6%至46.31亿元。去年订约销售及预售面积合共33.8万平方米。至去年12月31日,集团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微降至76%。
此外,路劲基建还透露了与原天津顺驰的诉讼情况。
在收购顺驰之后,集团收购天津公司之法律程予已完成。但事实上,集团并未能取得天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原因为天津公司前管理层拒绝让集团代表进入天津公司办事处,也没有交出天津公司的公司公章、账簿及记录及其他相关文件。
2007年10月,路劲基建就此情况于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强制执行其于天津公司的权利及恢复控制权。然而,由于该等法律诉讼因与天津政府当局正在调查的案件有交叉,在没有具体说明情况下,于2008年对天津公司前管理层的诉讼暂已被中止。
2009年1月,路劲基建接获通知,天津政府当局已正式撤销一项刑事控告之调查。因此,集团也可解除中止该法律诉讼,继续对原天津公司管理层提出诉讼,从而取得天津公司的有效控制权。
而在香港对原顺驰中国及孙宏斌的诉讼,路劲基建表示:“现正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检视文件及准备证人供词之法律程序”。
路劲架构
事实上,被收购的顺驰中国也只剩一个名称而已。那些已被路劲获得的优质资产已经注入路劲地产的名下。
2007年,在路劲收购顺驰的时候,单伟豹就曾经表示:“在进入顺驰之前,我们把顺驰分成A和B,A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少而且是独资的项目,这些项目运行正常。剩下的项目,就是我现在直管的顺驰B,顺驰B主要的问题是欠款的问题、人员的问题。我们会在一年内全部解决掉顺驰之前拖欠的银行款、工程款以及土地款。”
债务关系相对简单,属于优质资产的顺驰A很快就被路劲基建收入旗下。而那些债务关系复杂的顺驰B则成为路劲基建要解决的“老大难”。
在收购顺驰之前,路劲基建旗下已有一个房地产品牌——隽御地产。2004年在内地注册成立隽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路劲基建的房地产业务开始起步。
完成顺驰集团的收购后,房地产资产占路劲整体资产将由2005年底的20%增至超过60%,地产已经成为这家香港公路“老大”的主营业务。
路径基建进入后,顺驰对战略理念和人员管理模式逐步进行调整。单伟豹当时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内,顺驰可以与中海、万科、世茂等房地产公司相抗衡。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如果顺驰能与路劲旗下另一家地产公司隽御形成差异化发展,那么路劲的地产业务在内地来说,无异于一头潜行的大象。”
对于如何整理顺驰和隽御之间的关系,业内有着诸多的猜测。有人认为之前有过商业地产的开发,隽御地产未来可能侧重于投资物业,顺驰仍将坚持住宅开发。但也有人认为,顺驰在内地的知名度明显高于隽御,所以很可能把隽御收归顺驰旗下,国内的房地产业务将统一由顺驰地产的名义进行开发。
而路劲最早的策略是,在老顺驰做得好的区域,比如天津地区,继续延用顺驰的品牌,而在顺驰做得比较差的区域则启用隽御的品牌。
然而路劲基建和顺驰的纠纷让这场调整变得不可预期。而在最新的公告中,路劲也坦言,2008年集团房地产业务也受到不利的市场环境影响录得亏损,但集团稳健的经营理念保证了集团于2008年初就依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了开工量和工程进度,并停止新项目的投资。
近日,路劲地产广州公司的副总经理蔡建华向观点网解释了目前路劲地产、顺驰和隽御之间的关系。据他表示,为了在国内发展房地产业务,路劲基建已经完成了其地产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旗下顺驰和隽御两大品牌将被统一整合为“路劲地产”品牌。
据了解,原来属于顺驰或者隽御的物业资产现已转移到了路劲地产旗下,顺驰和隽御已是空有名号,“没有任何内容”。以后,路径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全部统一由“路劲地产”的名义进行投资,路劲地产的中国地区总部设立在深圳。
对于路劲整合了房地产业务的下一步猜想是:单伟豹是准备把房地产业务从路劲基建中拆分出来单独上市?还是为了整合优良资产,便于路劲基建增发配股?对于曾经定下的“3年赶上万科、中海”的目标,路劲地产是否能顺利实现?
·降价清盘 孙宏斌启动20亿西北旺项目 09/04/14
·中原周报:4月6日-4月12日成都楼市统计 09/04/13
·朱丽叶·比诺什:被爱让我脆弱 09/04/13
·城市随笔:西北望长安 09/04/13
·珠光新城御景于5月1日推出二期“天御” 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