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有些项目的开发周期好像拖了很长时间?
田国强:前几年我操作恒荔湾畔的时候,房价一直往上涨,拆迁比较困难。市场好的时候,拆不动,市场不好的时候就要解决困难了。所以市场不好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是有好处的。另外香港公司的开发周期可能比较长,这个与总部在香港有关,决策的时间会长一些。
《观点》:香港公司可能还面临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你觉得主要是那些?
田国强:所有香港公司在国内还是面临本地化不足的问题,毕竟房地产还是区域化比较强的一个行业。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这样的公司基本上可以把外国的东西引进70-80%,但房地产不行。
所以香港公司在国内大部分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水土不服”。香港公司在内地做商业做得很好,但在住宅这一块比较不好。我们有品牌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我们商业项目做得非常好,北京、上海、香港都是这样的。商业项目我们有优势,但在住宅这一块我们还要跟国内的前辈和先进学习。
《观点》:商业项目上香港公司的优势好像比较大一些。
田国强:在国内,好的、大型的项目还是香港公司在做,比如说上海淮海路、南京路;北京的长安街,比如说嘉里、恒隆、和黄等。国内现在的商场、办公楼还是在香港公司做得比较好,但是香港公司在国内做也有痛苦的时候,比如说前期,基本上是不挣钱的。当然,发展后期无论是从业态还是从租金收入来讲都是比较稳定的。无论是我们的项目还是和黄、新鸿基、嘉里,都是这样。
香港公司的优势,第一肯定是钱,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没有钱做不了,香港公司无论是从融资渠道还是从自身的资本实力来讲都有优势;第二是招商能力,外国品牌进入商场,在香港公司和国内公司的项目之间,首选会是香港公司。
《观点》:香港公司如何解决在内地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团队问题?比如说商业项目的管理。
田国强: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是说把这个团队找回来就可以解决的。例如华润,现在只有深圳万象城一个项目比较成功。但是华润的人才不是自身培养的,好像是从太古挖过去的。所以对国内公司来说有很多问题,因为做项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香港几个大公司在内地的资产最大的也不超过30%。团队问题是香港公司普遍面临的,即便是商业也面临着问题,包括我们有些商场做得不好。不过,商业项目是一个长远的计划,现在既然做不好,就给时间,或换一个团队,总有做好的一天。当你做好的时候,就可以稳定下去了。我们的好处是,我们有这个能耐去熬。
其实每一家都面临问题,长江东方广场前期怎么样?恒基中心又怎么样,香港公司还是有优势,主要是资金能力和招商能力,另外就是我们能够花钱买好的地块,比如说恒基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项目,没钱怎么拿?
·广州尚未明确给“住改商”松绑 09/02/12
·熊市反思与应对 金地集团1月再收5亿 09/02/12
·嘉里建设:就购买唐山地块成立合资公司 09/02/12
·西扩:金融街北京新版图 09/02/12
·新黄浦2.4亿收购鸿泰地产55%股权 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