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可以解释了上面所提到的,消费和投资的总和占据中国GDP的比率达63.93%,然而中国经济对它们的依存度只有40%的原因。而中国政府此前所提到的4万亿投资,也有很多已是早已立项的投资项目,更不用说,它们是对经济拉动的效率最低。
另有数据则表明,消费占据GDP的份额,近几年却一直呈现着递减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中国最广大的消费群体,并没有在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中受益,或者受益很少。而大片出口工厂的倒闭,无疑对消费又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即便对于受到出口企业倒闭影响较小的中产阶级,以及在过去拥有高储蓄的中国居民,由于在过去三年中纷纷投入了股市,随着股市泡沫的破裂,这中间又消耗了一部分消费能力。如此下来,拉动内需从何提起?
事情总往最坏处
回顾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中国2007年报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在其所撰写的《通货膨胀严重威胁稳定》文章末尾提到,“作为一种最坏的可能性,如果股市泡沫破裂,房市崩盘,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以及全球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出于各种原因而下降,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怎样?”
余永定也没有给出答案,并说,“分析出所有的可能性,并制定出综合的应对策略对经济学家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进入2009年,究竟是中国已经度过全球经济危机,还是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
事情的确是往最坏处发展。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情况,股市已经从6000点跌到了1800点,房市在政府隐晦地托市前提下,仍是摇摇欲坠,更不用说托市的立场也正在转变,在全球包括股票在内的各类商品都崩盘的情况下,房市的崩盘,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自然更不用说,这次农民工返乡之后,如果按照所遭遇的那些农民工所说的方向发展,因为经济形式的恶化,以及企业的大量倒闭,农民工都不出去打工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也必然会在将来成为现实。
而1月初来自于美国、日本,以及中国海关总署的经济数据,也已经证明,全球贸易已经开始大幅萎缩,并且,如果加上全球贸易保护主意在未来的兴起的因素,这只是个刚刚开始。这也意味着,中国最有信用且消费需求最为庞大的海外市场消失了。
国内有人认为,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但是这条道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可以断定,即便是人民币贬值,由于海外市场的萎缩,增加的出口的量也不会很大。而大量发行人民币,其未来的结果,或许也只有恶性通货膨胀了。
余永定说,如果中国不能保持2007年凈出口超过3000亿美元的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会由于产能过剩而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尽管此刻中国经济过热,但过热的经济会很快转化为通货紧缩。
余永定当时解释说,“这是因为高投资率和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所以目前过度投资导致的经济过热能够在将来引发由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通货紧缩。”尽管当局现在还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并不代表未来不向这个方向发展。
而至于股市,知道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最大的投机客杰西·利维摩尔是怎么破产的么?利维摩尔在1929年股灾之后,过早地认为股市已经见底了,然后他由空头转向了多头,他没有最终熬过那次大萧条,最后在卫生间用一把手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我们是否可以更为激进地做一个假设,既然20世纪,美国成为世纪强国之前,它的股市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跌幅记录,那么,21世纪,如果注定中国将成为新的世纪强国,那么,中国的股市会不会刷新美国20世纪的跌幅记录呢?我们拭目以待。
·泰晤士河上的雷克雅末 09/02/08
·万科再降价与柳传智出山 09/02/08
·美国第一家庭的装潢偏好 09/02/08
·首尔:创意市政的亚洲野心 09/02/08
·我们的目标:不折腾 0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