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岂比春江水?

  题记:续前文二则,如果你觉得这次经济萧条还没影响到你的生活,或者你认为,这次危机将会很快过去,那么,它真的是快完了。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萧条的幕帐还没有在中国揭开。相比于前者,我更相信后者,与其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不如说是现实让我如此悲观。

  萧条岂比春江水?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依靠廉价农民工生产的产品在价格上打败了很多竞争对手,进而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外市场,以至于过去许多年它经济的发展都依靠这种产品的出口来拉动,可是到了现在,它那最为庞大的海外消费市场,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正在慢慢萎缩。

  也是这样一个国家,根据2008年初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各国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的数据,它0.47的水平,不仅超过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超出世界警戒线0.40。这说明,在过去,它的国民财富贫富差距却在拉大。

  此时从这个国家越过太平洋,它对岸的那些国家的经济还陷在水深火热之中,研究机构正在延长经济复苏的预期时间,大企业正在忙着裁员,政客们忙作一团,股市的空头们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做空行动,大罢工和游行时有发生。

  在过去,这个国家拍下脑袋,一下子就决定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很乐观地预计,即便它海外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它2009年GDP的发展速度仍可以达到8%,股市里也充满了见底的言论。而此时,这个国家的政府刚刚承认有2000万农民工已失业回家。

  萧条真会如政府宣传的那样,也就好像一江春水一样,流过去了就过去了?唐吉珂德骑着瘦马,拿着长枪,一下子就向前冲去,一杆子刺向了前面的大风车。这个国家不是唐吉珂德,然而,谁又敢说它不会被全球萧条风车所绊倒?

  出口的冲击

  也是在本月的2日,中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部春节前对国内15省165个村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1.3亿农民工中已有15.3%左右失去了工作。

  沿着农民工从家乡出走的路线,他们在过去每年春节告别自己的内陆家乡,然后到了南方的珠三角地区和东南方的长三角地区打工,接着,他们在工厂里生产出的各种商品,通过货轮运到了海外,于是,美国人便穿上了多是中国人生产的鞋子。

  在过去的2年中,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一阵投资银行倒闭潮过后,便蔓延到了实体经济,公司倒闭和裁员,致使美欧国家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中国工厂生产的商品卖出去的少了,农民工便失业了。

  在这个过程中,15.3%的失业数据,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海外消费市场的萎缩对中国的冲击。进一步地讲,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率,则高达37.57%,另外,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则高达60%。

  在以往,拉动中国GDP的三个主要部分,出口、消费和投资,排除出口的数据,我们会发现,消费和投资的总和占据中国GDP的比率达63.93%,然而中国经济对它们的依存度只有40%。

  而由世界贸易组织所提供的一份统计中披露,仅仅2008年上半年,全球就新增了85起,牵涉16个国家的反倾销案件,而这其中50%的反倾销目标都对准了中国。而浙江省外贸厅厅长金永辉透露,2008年浙江省贸易摩擦事件同比增长了45%

  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的数据显示,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出口额较往年同期下降2.8%,这也是十年以来连续2个月的负增长,与此同时,去年12月份进口也呈大幅下跌态势。

  而此次出口的冲击,不在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在于海外消费者和企业,乃至国家,在经济衰退中收入的减少,进而他们在削减支出。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出口陷于前所未有的被动当中,而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衰退中抬头的几率,也随之提高。

  失衡的投资和消费

  我们也可以从进一步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在对中国经济依存度最大的出口陷于被动同时,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也大大失衡。有专家统计表明,中国的投资占据GDP的比率高达50%,撇去出口的37.5%,由消费来拉动GDP增长的比率不到12%。

  另有分析人士对出口、投资和消费对GDP拉动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由于国内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中,存在大量的寻租和政绩工程,使得投资的效率最低,而出口则不存在这些,所以效率最高,消费则居中。

相关文章

·泰晤士河上的雷克雅末 09/02/08

·万科再降价与柳传智出山 09/02/08

·美国第一家庭的装潢偏好 09/02/08

·首尔:创意市政的亚洲野心 09/02/08

·我们的目标:不折腾 09/02/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