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博物馆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吸引观众进门。2008年夏天,法国《艺术专刊》杂志公布对法国博物馆综合能力的排名,在接受调查问卷的300多家博物馆里,卢浮宫毫无悬念地排第一,接下来三个位置依次归属奥赛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和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评选有一个重要标准,即博物馆表现出来的活力,比如对咖啡馆、书店这类公众聚会空间的运营状况,对日常陈列之外的临时展览投入多少资金,参观人数又增长了多少。跨国和连锁是博物馆为了放大影响力而选择的出路。做得最有曝光度的当然是美国的古根海姆,2001年由库哈斯设计了拉斯维加斯的古根海姆,加上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的几个分馆,就制造出一个博物馆全球化的版图。古根海姆因此增加的250万人次参观者,诱惑卢浮宫这样的古老博物馆也放下清高,开始“大卢浮宫计划”。2005年,法国政府宣布在北部的中世纪小城朗斯(Lens)建造卢浮宫二馆,计划2009年春正式开馆,从巴黎借展500到600件艺术品,两三年更换一次。朗斯本地人口只有3万多,不必“消费”这么多的艺术品,但它距离巴黎、伦敦、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都不太远,方圆200公里之内的2000多万居民才是卢浮宫的目标观众群。
2007年卢浮宫又接受阿联酋的邀请,筹划在阿布达比建一个海外分馆,阿联酋花5亿欧元购买卢浮宫的名称、管理和藏品租用权。意向刚在媒体上公布,法国前博物馆联合会主席弗朗索瓦斯·加尚女士等三位博物馆界重量级人物就在《世界报》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激烈抨击卢浮宫的商业行为,近5000名文物界和文化界人士签名支持取消签约。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亨利·卢瓦雷特辩解并非为了钱,他说,当其他博物馆都在积极全球化的时候,卢浮宫不动就会落后。当时还在法国教育文化部长任上的雅克·朗撰文支持阿布达比卢浮宫工程,风波暂时平息。雅克·朗是贯穿了卢浮宫两次大变局的人物:20世纪80年代,作为密特朗总统的文化部长,他主张缝合旧传统和新世界,支持密特朗请来贝聿铭扩建卢浮宫。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担任希拉克政府教育文化部长期间,他又是卢浮宫虚拟博物馆工程的主要推动人之一。
卢浮宫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至今,在法国博物馆综合能力排名中位居前四位的其他三家博物馆——奥赛、蓬皮杜中心、吉美,都没有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虚拟参观项目。卢浮宫早在1995年开始设置向大众开放的官方网站。头几年,卢浮宫官方网页上只有对博物馆历史和参观信息的简单介绍,即便如此,2001年它的浏览人数也超过了600万,而当年实地参观人数是550万。2002年,馆长亨利·卢瓦雷特宣布开始网络改造计划,表示不满足于做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要做世界上拥有最完备教育功能的虚拟博物馆。卢浮宫选择了三方资助人:里昂信贷LCL,5年内拿出400万欧元;全球管理咨询业巨头Accenture,投入100万欧元并全程保证项目运行;软件公司Blue Martini,出资100万欧元提供全新技术支持。2004年7月7日,新网站正式推出。卢浮宫把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放上网站,并提供了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四种版本的3D虚拟参观项目。2005年,卢浮宫网站开通电子商务功能。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卢浮宫网站的访问人数也持续上升,在2004年已经和实际进卢浮宫参观的游客人数持平,都是600万。
根据媒体报道的数字,卢浮宫建造朗斯二馆的投资为7500万到8800万欧元,预计每年增加观众50万人次;而卢浮宫为改造网络投入的预算只有650万到800万欧元,预计在2010年能达到1000万到1500万人次的浏览量。传统的博物馆,本质上定义为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斯蒂芬·威尔(Stephen Weil)却认为,博物馆过于强调功能,忽视了它存在的目的,那就是“为大众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并以研究、教育及娱乐为目的。”如果以威尔的定义来考量,虚拟博物馆显然以小于建造实体博物馆的投入而使收藏的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延伸。
在博物馆的四大传统功能中,虚拟博物馆强化的是大众教育和自我学习部分。打开卢浮宫官方网页,下载指定的媒体播放器之后,就能在网上完成一次3D“虚拟参观”,可以浏览古代东方、古埃及、古罗马和希腊艺术、绘画、素描、雕刻、工艺美术等七大馆,当然包括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像》。在一个名为“Educnet”的法国教育部教学类网页上,经过授权也能“进入”卢浮宫。在这个虚拟博物馆里,卢浮宫发布了1500件重要藏品的详尽背景资料介绍,这是观众实地到访卢浮宫也未必能够了解的信息。网上为其他3万多件艺术品配备的简介,和现实中卢浮宫贴在艺术品下面的标签也完全一样,这意味着通过网络游览,观众能够获得卢浮宫馆藏的所有图文信息。对于40万件的馆藏,这个数量显得极小。但在现实中,就算能够亲临卢浮宫,也很难有游客能用一个星期时间游遍400个房间,看完6万多件陈列。观众在虚拟博物馆空间里面可以得到更接近与使用博物馆资讯的可能性,“数字展示”跨越了地理界限。在BlueMartini软件套装的帮助下,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职业需要定制个性化界面。对那些准备去巴黎参观卢浮宫的人,这个网站可以事先提供三维互动地图,帮助制订参观路线,在400个迷宫一般的房间里迷失的可能性至少降低一半。艺术书店、多媒体图书馆、小剧院,这些实体博物馆里的公众文化聚会场所,虚拟博物馆也都可以用网络社区和电子商务的方式呈现。
对于这些知名博物馆,虚拟馆目前就是实体馆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对虚拟馆来说,它和实体馆难以对接的地方是空间体验。艺术品需要的不仅是视觉接触,空间、场景和作品之间形成的张力,有可能转变成为随机变化的感性体验,这是数位世界无法企及的部分。
·次贷危机对市场经济模式选择的深层思考 09/01/18
·世界第一高楼的停建与中国第一高楼兴建 09/01/18
·如果苹果没有了乔布斯 09/01/18
·金融危机中国冲击波 09/01/18
·卢浮宫的虚拟和现实 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