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种思维的跨越本身意味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由最初的房地产市场的建议者到上市公司价值的评判者,王德勇的角色与思维的双重转换开始呈现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王牌分析师的悖论。
在此期间,王德勇三篇分析报告形成了他思维的跨越。
第一篇的题目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那个时候,王德勇不知道房地产行业到底如何,他一方面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确有泡沫,但另一方面王德勇看到了中国房地产似乎长期处在巨大的供需缺口当中。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与市场本身的泡沫判断形成了难以理解的悖论。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第二篇是《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此时的王德勇似乎认为中国房地产的需求支撑起了一个强大的市场,这种市场甚至有不可悖逆性。而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给予了房地产上市公司满足这个巨大需求的空间。也即是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之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需求从表面意义上而言可以通过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得到满足。
而在第三篇《伟大的成长》当中,王德勇第一次如此激情的告知大家,中国的城市化将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王德勇与他中信证券的团队几乎在整个2007年都是如此的看好房地产公司。
即便是在王德勇对中国房地产最为看好的时候,我们都在怀疑王德勇是否那般真实的相信中国房地产及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会有他后来描述的那种光明前景。但很显然,如若从数字和逻辑上来讲,王德勇曾经描述的所有事实都是成立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土地供应机制:政府主导的土地供应机制使得中国的土地供应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供需矛盾。
也许王德勇只是给中国房地产市场炽热的火焰给迷惑了。或者说是清醒的王德勇本身作为分析师宁愿相信这种炽热是真实存在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作为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王德勇希望能给自己的公司带来足够的利益,他希望更多已上市和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能够加入到这个真实的资本游戏当中来。
王德勇在中信证券期间深入地了解过中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他真的如此坚信中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会有那种足以支撑企业发展的韧劲吗?
洗牌的悖论
产业集中化被认为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现实。简单的说法是土地资源开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集中,向大公司集中,更多的企业将失去生存的机会。
王德勇在一段时间内是这种产业集中化的赞同者,王德勇认为产业集中化给予了更多房地产龙头公司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规模巨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这是王德勇对于中国产生世界级的房地产公司充满自信的原因。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在规模化的道路上一去不返。这种规模化形成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特有的奇异现象——大规模的跨区域发展。事实上作为区域性极强的房地产行业的跨区域发展本身对企业管理要求极高,但是在中国,在管理等方面还未完善的情形之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因为区域竞争的因素开始选择了大规模的跨区域发展,而土地招拍挂为这种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可行性。
大房地产公司开始实现跨区域发展策略,这类大型房地产公司始自行业竞争相对充分的广东,以万科、富力、合生创展为代表的先行者发现跨区域发展的战略能够迅速实现企业规模化成长。随后的顺驰将这种跨区域发展的策略演绎到了极致。
·救不暖的楼市 08/12/23
·招商金山谷 08/12/23
·降价趋势不变 成交有望保持稳定 08/12/23
·市场低谷期的房地产投资开发策略 08/12/23
·中航重组 商业资产腾挪术 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