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暖的楼市

  本轮救市政策的出台,不会让房价止跌,但多多少少会增加成交量。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救市政策,市场必将更快更大幅度的下跌。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尽管在地方政府群起救市后,中央政府也出台了救市政策,然而楼市似乎依然无法回暖。

  救市如今已经从地方政府发展到中央政府了,且救市的范围和力度明显处于不断升级的上行通道。从5、6月份西部的成都、重庆,到后来的长沙、西安、河南,再到长三角的南京、杭州、上海,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群起救市。然而当杭州激进的“24条”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大家正对中央政府的态度翘首企盼时,发改委马上公开表示,支持地方政府救市。紧接着,中央政府也出台了救市政策。

  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然而在全球深陷金融风暴泥潭,楼市持续低迷达一年之久,市场观望氛围越来越浓重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降契税,降首付,降利率等从需求角度刺激市场购买欲望,加强住宅保障的措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吗?房价真的会触底反弹吗?

  2007年9月27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二套房贷政策”,贷款比例减少了一成,而且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从政策发布后的反应来看,这个政策无疑沉重打击了房地产市场。伴随着这个政策以及保障住房政策等的逐步细化落实,房地产市场很快开始走冷。深圳、广州等地楼市急转直下。楼市的冷清使得土地交易市场冷清,也使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紧张。更糟糕的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影响下,中国与房地产业相关联的行业也开始出现变化。

  如果说,“第二套房政策”以及后来的信贷紧缩等宏观调控措施挤压了市场空间,致使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已经不仅仅是政策问题了。而是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购房心理预期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前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已经减退,如果房价依然维持高位,相信消费者不会埋单。在房价预期看低的情况下,这些城市成交量依然不可能回暖。

  另外制造业带来的经济不景气和未来宏观经济对个体收入产生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都不容乐观。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想从政策上来刺激购房者的购买欲望,增强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

  在成都业内人士文化勇看来,虽然购房者的购房欲望能得到一定的刺激,增加商品房交易量,但是在短时间内,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更不能根本扭转房价继续下滑的势头。

  其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政策就能解决的。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房地产积垢太深,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股市一泻千里,市场信心降到一个又一个新的低谷。这些都使得这个政策如投进湖里的一个小石子,激起一串涟漪,随后又只能恢复原状。

  易居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在其博客中表示,不管什么样的政策(理性范畴),不管有多少政策(理性范畴),不管是地方救市,还是中央救市,都无法立即逆转楼市的跌势。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的背景下,本轮楼市调整是一次中期调整,至少延至明年,后年可能性较大,大后年也不必奇怪。所以,本轮救市政策的出台,不会让房价止跌,但多多少少会增加成交量。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救市政策,市场必将更快更大幅度的下跌。

  事实上,政策本身对市场的影响有滞后效应,房地产市场或将持续低迷下去。

相关文章

·招商金山谷 08/12/23

·降价趋势不变 成交有望保持稳定 08/12/23

·市场低谷期的房地产投资开发策略 08/12/23

·外资抢滩:上海写字楼的十年轮回 08/12/23

·市场长期向好 二三线城市更具潜力 08/12/2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