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整体经济而言,衰退的出现意味着,当前并非美国家庭开始储蓄的最佳时机。凯恩斯理论提出“节俭悖论”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所有的家庭都试图增加储蓄,短期的结果可能是总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国民收入。收入的减少又会导致家庭无法实现他们刚刚制定的储蓄目标。
再谈谈投资。通常情况下,消费支出的下降可以被投资的增加所弥补。其中包括,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支出,以及家庭购置新住宅的支出。但是目前,投资支出正受到好几种因素的牵制。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过去3年以来,住宅投资已经下降了42%。鉴于房价的持续下降态势,在未来几年内,新住宅建设的增加不可能成为一项强劲的需求源泉。
近来,企业投资比住宅投资表现得更加强劲。但是,它在近期不可能使经济摆脱颓势。当前,股价下跌,公司债券利率上升,银行体系已成摇摇欲坠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新的商业项目融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净出口方面。不久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看起来似乎会帮助美国经济免于严重衰退的袭击。在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这段时间,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平均值,美元币值下跌了19%。美元的此番贬值,通过增加美国国内外国商品的价格,降低美国商品在海外的价格这两种方式,抑制了进口,推动了出口。在过去3年中,美国实际净出口额增加了2,500亿美元。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局面很可能会出现逆转。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快速移动的国际资本一直在寻觅安全的避风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避风港就是美国。3月份以来,美元已经升值了19%,这种变化将抑制出口的高速增长。
最后谈谈政府采购支出。经过以上的分析之后,政府就成了增加需求的最后依靠。呼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开支的做法与凯恩斯理论完全吻合。理论上,如果政府支出能够使经济变得更富活力,并且能刺激消费者和企业增加开支,那么,政府花费的每1美元可能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超过1美元的增加额。通过各种报道可以得知,这正是奥巴马新政府正在酝酿的计划。
这种做法的美中不足之处——或者说它的严重缺憾——在于长期的财政前景。就短期而言,增加政府开支或许是一种好的举措,但是这样做会增加预算赤字。婴儿潮一代现在已开始退休,他们将索取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补助金。在未来几年内,美国国债出现的任何增长,都会使这些没有资金支撑的许诺变得更加难以兑现。
当经济陷入短期的困境时,信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经常不屑于考虑这些长期性的关切。凯恩斯本人曾说过一句著名的俏皮话:“就长期而言,人们都会老去。”
然而,目前美国面临的更长期的问题,可能要比凯恩斯曾经预想的任何情景都要严峻。对那些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将越来越庞大的国债留给下一代,或许是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做法(凯恩斯本人并无子女)。但是,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当我们老去之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将要应对如此庞大的财政赤字时,我们又怎么可能会心安理得呢?
那么,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举措?许多经济学家依然希望,美联储能够化险为夷。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更低的利率会鼓励家庭与公司举债花费。同时,利率的降低可以推动股票的价值,而且,这样做会使国际资本将目光转向别处,由此导致美元币值的下降。消费与投资支出,以及净出口都会增长。
但是,目前并非正常时期。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削减至1个百分点,几近于零。一些人担心,美国的央行几乎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幸运的是,美联储还有一些秘密武器。它可以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利率,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奉行低利率政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竭力控制各种预期,使市场相信,为了避免长期通缩的出现,美联储将会动用一切需要动用的手段。上周,美联储决定开始购买抵押债务,这样的举动显示出它实施创造性举措的意愿。
很难说在避免经济陷于严重衰退时,货币与财政政策将发挥多大的效用。但是,正如各种事件所展示的那样,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美联储与财政部的政策制定者将会以凯恩斯的视角看待这些经济事件。
1936年,凯恩斯这样写道:“那些认为自己完全不受任何知识影响的实干家,通常是某位已故的经济学家的奴隶。”2008年,没有哪位业已作古的经济学家能比凯恩斯本人更加熠熠生辉。
·全球打喷嚏 中国重感冒 08/12/14
·琼海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08/12/12
·碧桂园:标普评级碧桂园仍是最优 08/12/12
·潘石屹:房地产是经济复苏火车头 08/12/12
·黎文江:降息是止跌房价强有力手段 0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