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低评级后的碧桂园目前仍在境外上市的内地开发商中排名第二。
编者按:日前,碧桂园向观点网发送回函,就《华尔街日报》及本网等相关媒体报道的标准普尔将其评级调整为BB+做相关回应。碧桂园认为从现金流及产品结构分析而言,标准普尔对碧桂园的评级虽有调整,但依然为“内房股”中表现较为良好的上市公司。
本网原文在“回函”栏目中原文刊登此文,以下为碧桂园集团的回函。
日前,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发布了包括碧桂园在内的多家于境外上市的内地开发商信用评级,标普在报告中指出本次调低多家房企信用评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标普同时指出:尽管调低了碧桂园信用评级,其仍旧是国内最优质的开发商之一,流动性也处于同业领先水平。
据悉,到目前为止,在众多境外有信用评级的内地房地产商中,只有中海外保持双投资级别的信用评级。调低评级后的碧桂园目前仍在境外上市的内地开发商中排名第二。
财务稳健现金流有保证
标普于其报告中预测,碧桂园合同销售额将达到160亿元人民币,息税折摊前利润的利息覆盖倍数超过6倍,以及债务比息税折摊前利润少于2.5倍。
然而,从碧桂园方面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1月10日,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是约150亿元人民币。11月份,碧桂园合共获得20亿的认购额,其中16亿已经实现了合同销售额。而截止2008年11月中,广州凤凰城的销售额已达37亿,比上年全年的27.8亿销售额多出近10亿元。
碧桂园集团负责人表示,该集团11月的销售情况比预期更理想,主要是受惠于央行减息刺激内需,导致房地产市场环境进一步向好,作为全国知名房企之一的碧桂园集团同样也率先感受到这一利好。碧桂园在传统的广东地区和今年的重点项目沈阳项目在11月都有不俗的表现,除了长期热销的广州凤凰城外,江门地区五邑、鹤山等项目成绩喜人,顺德、高明、南海等项目同样取得优异销售。
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而言,碧桂园的财务状况比标普的估计更为理想。碧桂园集团负责人透露,碧桂园已经针对近两到三年内的现金流做出了预算和规划,特别考虑了包括可转债和银行贷款的本金及利息支出等重大项目,债券相关的现金流支出有所保证。
多元化销售组合提升品牌
标普报告认为,碧桂园目前拥有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合同销售组合,预期2008年将有约25%的合同销售额来源于广东省外项目,目前碧桂园在7个省份、一个直辖市和一个自治区内有项目正在进行销售,其中不少楼盘业绩良好,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
从2006年开始,碧桂园就开始在广东省以外的地区寻求发展机遇,而碧桂园所选择的地区均是华中、华北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地区。其中,碧桂园沈阳项目所在的辽宁省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快速增长,上涨约31%。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涨幅均大于竣工面积的涨幅,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态势。尽管2008年沈阳的的房地产市场增幅有所减缓,但其增长的势头得以延续。
而碧桂园其他重点区域之中,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区都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之一。碧桂园在这些区域所获得的成功同样见证着其选址策略的奏效。
与其他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不同的是,碧桂园产品并没有陷入跌跌不休的怪圈之中,而是在市场波动之中坚持自己的销售策略,坚持开售时候的成本价。最终,碧桂园的销售策略也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碧桂园:标普评级碧桂园仍是最优 08/12/12
·高盛:中国海外配股未有负面影响 08/12/12
·穆迪:中国经济刺激措施无法阻止经济显著放缓 08/12/11
·中海配股融资25亿 08/12/11
·万科履冰 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