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烦恼:吻,还是不吻?

  亲吻礼指南

  那如何解开社交亲吻这个谜题呢?参考欧洲大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尽管亲吻礼如今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甚至沉静老派的瑞士都很盛行,但亲吻礼在这些国家都有荒谬、复杂的规定。例如,在比利时,亲吻礼的规定是一次,除非双方之间至少相隔10岁的年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是3次,大概是为了表示对年龄的敬畏吧;而在西班牙,一般是两次,从右脸颊亲起,再到左脸颊;在德国,亲吻礼只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和非常亲近的朋友之间(当然没人能说清这个“亲近”到底要亲到何种程度)。

  在法国,行亲吻礼仪可是件大费思量的事:完全取决于你的身份、你要亲吻的对象以及双方碰面的场合,视情况需要亲吻礼从1次到4次不等。法国上流社会倾向于两次蜻蜓点水似的面颊吻,他们认为,如果再多就显得粗俗了。在法国,女性可以拥抱之前从未碰过面的男性和女性;同样地,法国男人也会亲吻之前从未见过面的女性,不过在亲之前可能会首先征得对方许可。另一方面,法国男人只有在非常了解另一位男性时,才会在碰面时行面颊亲吻礼。此外,在法国不同的地方,亲吻礼仪也有不同。

  如此繁复的亲吻礼似乎会造成人们的社交恐惧症,还好社会行为专家朱迪·詹姆斯给可怜的英国人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她说:“我们非常需要一些明确的规则。过去,英国人甚至对握手礼都不太在行,现在我们却还要掌握如此之多的社交礼仪,诸如飞吻、面颊吻、紧紧拥抱、短暂拥抱,甚至唇吻。这并不容易。我认为,基本的规则应该是,握手适用于任何对象,而社交亲吻礼应该保留给和你有某种关系的人,例如,即使只是一次商务午餐,但也许你们关系很好,吃饭时除了谈合同,还可以谈谈其他事的人就适合行亲吻礼。

  此外,詹姆斯认为,掌握飞吻和面颊吻的关键是自信。她说:“你必须全力以赴,首先你得让人家对你的意图有心理准备,这可以用手势,如离对方还很远时,就伸出手示意。这样对方就会对接下来的事有所准备。亲吻礼基本上从右面颊开始,再到左面颊。至于在商业性场合,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记性,因为如果你在一次会议上亲吻了对方,下次却没有照做,那很可能会让对方误解,认为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出了问题。”

  虽然亲吻礼有如此多的繁文缛节,有时掌握不当,还会让人倍感尴尬,但其实除了增进温暖的人际关系外,它还有一个让人们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且这个好处是有科学家证明的。去年,国际科学论坛宣布了科学家发现的一个严肃结论:比起传统的握手礼,面颊吻传播诸如流感、感冒和胃肠细菌的可能性会大为减低。想一想似乎也确实很有道理,因为手上的细菌无论如何都要比脸上多,看来那些不情愿接受面颊吻的人可以找到心理安慰了。

相关文章

·显身价的“会所餐厅” 08/12/03

·孟买悲剧中的新旧媒体之战 08/12/03

·新发现的真菌可清除石油中的污染物 08/12/03

·“援助”“改变”成08年年度最热词 08/12/03

·美国穷大胆和中国富节约 08/12/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