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股份重组完成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2-03 01:36
评论
重组完成后,相比其他A股上市公司,世茂股份的商业地产项目储备处于行业第一位且远高于其他同行。
12月2日晚间,世茂股份(600823)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增发购买资产的方案已获证监会批准后,相关收购已完成股东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其余资产的过户事宜正在办理过程中。
世茂重组
早在2007年6月,世茂股份就曾公告表示,拟通过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向母公司旗下的包括北京世茂在内的其他三家兄弟公司,收购总估值近76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根据定向增发方案,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12.05元/股。增发完成后,世茂股份将持有世茂BVI(商业)旗下九家商业地产公司100%股权,以及北京世茂拥有的世茂大厦。而世茂企业购买上述股份的7.5亿资金将通过世茂房地产(HK.0813)向其增资获得。
增资完成后,世茂房地产将间接持有世茂股份64.24%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而世茂股份也将由此变身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认为,本次重组完成后,世茂股份将主要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业务,而世茂房地产则主要从事住宅及酒店等地产开发业务,将有效解决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同业竞争问题。
此前,世茂股份与世茂房地产均开展住宅、商业和酒店等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双方以开发面积划分各自的业务,其中,世茂股份以自营或控股方式从事中国大陆地区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下(不含20万平米)的住宅项目、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以下(不含10万平米)的商业建筑项目的开发。上述安排虽然解决了同业竞争,但是也使公司的业务选择范围受限。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世茂股份成为世茂房地产的控股子公司,有利于与世贸房地产在世贸集团内部形成整体合力。
此外,此次注入世茂股份的商业地产项目储备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03万平米,相比其他A股上市公司,世茂股份的商业地产项目储备处于行业第一位且远高于其他同行。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商业地产项目土地获取成本相比当今动辄上十亿的项目低得多,而且其地段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商业地产
仲量联行华南区资本市场投资部主管钟德尧曾向观点网表示,内地房地产上市企业多是住宅地产开发企业,目前缺少像恒隆,太古这样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住宅地产虽然开发周期短,资金流动快,但是受到经济周期和地产周期的影响也较大。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商业地产提供的稳定租金回报投资者,相信会得到投资者较高程度的认同。
但事实上,世茂股份获注的商业地产资产有4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需要开发,这势必占用大量的现金,而且商业地产的开发周期较长,其收益也是相对长期的,很难在一两年内带来业绩的大幅度提高。
要等待世茂股份将获注的土地储备开发成商业项目,然后出售或出租而获得利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少机构对此表示信心不足。
此外,沪上知名房产专家范伟国曾表示,世茂此举是在“赌人民币持续升值”。因为我国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结束内外资企业不同税的时代,意味着企业由内资变更为外资,在税务方面“无巧可讨”,所以,世茂股份变更外资,应该是从人民币升值角度考虑的。
杜跃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杜跃平也曾表示,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率差是导致很多企业将内资性质变更为外资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前提是该企业决策层长期看好人民币升值。他表示,相关企业变更成为外资企业后,在向境外公司及投资人增资扩股、财务性融资等资金平台操作方面具有更强的便利性。
但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两日跌停,人民币升值步伐已大大放缓,世茂股份从人民币升值中能够获得的便利性将微乎其微。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