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的烦恼:吻,还是不吻?

  据英国《卫报》报道,和以往保守含蓄的形象不同,英国人这两年开始变得热衷于行亲吻礼,这种社会趋势到底是因为社会的快节奏压迫人们迅速地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还是因为工作场合中的女性化趋势呢?社会学家对此众说纷纭,而普通英国人,他们烦恼的是,这让他们凭空增加了不少社交困扰,譬如说,吻?还是不吻?又该如何去吻?

  英国-印度商业理事会最近设计出一门全新的课程,以指导英国的商人,让他们在拜访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时,应该自我控制,不要去亲吻他们的东道主。显然,这是避免文化冲撞的有益忠告,不过有趣的是,据英国《卫报》报道,最近保守的英国人突然开始变得热衷于行亲吻礼来。

  身体语言和社会行为专家朱迪·詹姆斯认为,“社交亲吻从1920年代开始就普遍存在于英国的某些圈子中。但是,它一般局限于亲朋好友之间,或者是那些容易让人情绪激动的行业中,如戏剧、媒体、时尚等行业。直到最近,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社交性的亲吻礼比以往更为普遍了,就连会计们也这么做。在伦敦某些地方,与性无关的唇吻也悄悄出现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间,英国变成了一个非常热衷亲吻的国家。在全国上下,即使是在同样不合适的背景中,英国人以往那种含蓄、保守的风格都在日渐消失。英国人现在似乎变得热衷亲吻了,他们怎么亲都不厌倦。

  人人都这样

  “人人都这样”,注册会计师个人发展顾问卡洛尔·麦克拉兰证实了这种说法。他说:“银行经理和顾客、老板和员工、隔壁的邻居、客户和顾问,以及所有以前的同事,他们都在彼此的脸颊和嘴唇上轻轻触碰一下来问候对方。即使你只见过他们一次,你都亲吻他们,这似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不过,在商业圈子中,仅仅在三年前,情况绝对不像今天这样子。”

  尽管众说纷纭,但没人确切地知道,为什么英国这个一贯保守的国度突然间爆发嘴唇上的“放荡”。英国人是在模仿欧洲大陆的礼仪吗?还是因为工作场所的女性化趋势加剧了?有人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交礼仪正在全面崩溃,或者只是今天的我们做任何事都匆匆忙忙的自然结果,包括在建立各种关系上也是如此。英国的社交亲吻在詹姆斯看来是一个远远比握手更有教养、更亲密的信号。她说:“它能快速建立起纽带和共鸣,也能让你闻到其他人的味道—你的鼻子就在他们的耳朵脉搏附近,你会闻到他们的香水味,甚至能猜到他们午饭时吃了什么。它使你们更快速地建立起某种更亲密、更私人的关系。”

  詹姆斯说:“我们总是在打破传统。就好像在现在,听到年轻人对他们的父母说‘我爱你们’是很正常的。但在我那个年代,如果对妈妈或爸爸说这样的话,他们还以为你在交代遗言呢。”

  可怜的英国人

  不管受到了何种因素的推动,社交亲吻的不断兴起却让英国人对礼仪产生了大量令人苦恼的新问题。吻?还是不吻?又该如何去吻?这些疑问成了现在主要的社会难题,也是礼仪领域确实存在的布雷区。

  我们应该选择旧式的、令人紧张的握手,还是可能会显得过度亲密的亲吻呢?如果选择后者,我们应该一只手松弛地搭在另一人的肩膀上,还是紧紧地抓住他们的上臂(另一只手又该怎么办)呢?先亲脸颊的右边,还是左边呢?该有皮肤的接触,还是不该有呢?此外,最让人伤脑筋的是,该亲一下,还是亲两下?因为所有这些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嘴巴微笑着合上,大胆地想要来一个蜻蜓点水,噘起嘴来,向前吻去,完成任务,然后缩回来,张开你的双眼。接着发现被你吻的那个人仍然满怀希望地向前倾斜身体,脖子伸长,脸颊的另一边转过来了,等待下一个吻。好在你没有被这吓到,于是准备印下第二个吻。就在此时,他或她却正好缩身回去了,也或者对方不会这样。不管哪种情况,都有可能让彼此产生困惑,觉得尴尬,但握手很少会有像这样的情况,虽然又湿又臭的手掌有时也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亲吻实际上并不是具有共性的人类行为。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文化是完全不迷恋它的。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非洲地区,以及亚洲及太平洋的大多数社会中,亲吻的存在空间小得可怜。很多证据表明,拉丁美洲现在亲吻成癖的人—阿根廷人—在首批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是全然不知亲吻为何物的。

  对于现在英国盛行的亲吻礼,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看到。欧洲一家化学产品公司的高级主管Mark Pritchard就说:“这是场恶梦,在我那个时代,即使你的母亲吻了你,你的预料反应也是会用袖子擦擦嘴巴。过去10年来,除了一个温暖坚定的握手礼仪,不会再有其他,但现在,社交礼仪突然要求你每天都要拥抱你的异性同事,甚至可能还要拥抱那个从曼切斯特赶来的分区主管。所有这些都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倍感尴尬。”

  律师Susan Sackwell也这么认为,她说:“我们就是无法适应这种状况。这些日子以来,我总是觉得不自在。我的大多数朋友都认为在碰到我时彼此亲吻是件很自然的事,我自己也觉得这是对的,实际上也确实让人感觉很好。但在其他场合,你怎样才能判断是否该亲吻你的同事或经常联系的商业客户甚至你朋友带来的朋友呢?稍有不慎,你就可能会冒犯某人,因此在这样的场合,我变得非常紧张。”

相关文章

·显身价的“会所餐厅” 08/12/03

·孟买悲剧中的新旧媒体之战 08/12/03

·新发现的真菌可清除石油中的污染物 08/12/03

·“援助”“改变”成08年年度最热词 08/12/03

·美国穷大胆和中国富节约 08/12/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