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金融中心:华丽的冒险

  环球金融中心牵扯了森稔14年的光阴。14年前,森稔60岁,精力充沛,雄心勃勃;14年后,已是古稀之年,大厦的璀璨光鲜似乎已经难以让他激动了。

环球金融中心

  尽管众多外国媒体评价森稔不像一个传统的日本企业家,因为他热衷于制造概念,因为他极富想象力,也因为他敢于冒险。中规中矩、按部就班都似乎和这个人没有关系。但是,当我们向这个74岁的老人提出到位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距地面474米处的“观光天阁”拍摄一张一览众山小、君临天下的照片的时候,老人羞涩地摇了摇头,推说身体不好,难以承受悬空的感觉。

  他的助手说,森稔几次来视察金融中心的工程都不曾登上这个绝顶,你很难想象,一手缔造了这个惊世骇俗大厦的总设计师却从来没有站在上海最高处,俯视脚下的一切。

  不仅如此,在8月28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开业新闻发布会的整个过程中,在几百名记者的注视和追问中,森稔的讲话总是语速缓慢、表情单一、缺乏手势,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强烈的表现欲望,更看不到成功后的自鸣得意,甚至看不到对未来的信心。

  对于那些期待揭开这个人物神秘面纱的媒体来说,多少有些失望。但是,当我们能站在“观光天阁”里俯视浦东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三角形屋顶镶满玻璃镜面,光影折射梦幻迷离。长廊地面铺有3条透明玻璃地板,可直接俯瞰脚底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川流不息的车流、芳草如茵的绿地及连绵的楼宇,据工程人员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能看到浦东机场。

  实际上,你只要一进入上海陆家嘴地区,这座形销骨立、高耸入云的独特建筑就可以打动人了。高492米,共101层,夜晚时分,整个大楼银光闪烁,和身边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鼎足而立。

  也正是这个过于张狂的建筑物把森稔和他率领的森株式会社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而在此之前,森稔和他的公司一起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诸多的困境,才看到大厦落成的那一天,难怪在新闻发布会上,森稔社长已经显得有些疲惫了。

  因为,这个大厦牵扯了森稔14年的光阴,14年前,森稔60岁,精力充沛,雄心勃勃;14年后,已是古稀之年,大厦的璀璨光鲜似乎已经难以让他激动了。

  饱受挫折的大厦

  当他接受采访,回顾14年历程的时候,言语平淡,仿佛置身事外。在浦东还是一片荒原的时候投下重注,1997年的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和2003年非典的冲击一直不断打击、考验这个标志性建筑的命运。

  让人记忆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在大厦开始设计之初顶端有一个月亮门一样的洞,设计者企图装上巨型的吊船,据说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穿过洞孔,将成为一道瑰丽无比的景象。然而,因为众多网友认为那是日本国旗飘浮在上海上空的象征,最终改成了目前看到的梯形。

  但承接了环球金融中心设计工作的著名设计工作室KPF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威廉·佩特森在接受《东方企业家》专访时解释说,最初的意向是创造圆、方之间的对话,体现中国天圆地方的思想。方形棱镜交叉通过一系列星球瓶,曲直交汇带来几何感。方形做底和楼身,一路飙升至天际,看起来虽然棱角分明但是毫不费力。所以最初的月亮门设计完全是出于中国元素和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理念的考虑,与处心积虑的所谓“日本设计”没有关系。

  实际上,从这个高层建筑一经进入人们视野就有无数抨击之声,很多人讥讽这个建筑像一个巨大的“瓶起子”,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甚至认为世界最高大楼的兴建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前兆,大都会人寿、帝国大厦和吉隆坡双塔都似乎证明了这个假设。

  无论有多少争议,但是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世界第一高毕竟成为了现实,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森稔为什么如此热爱高层建筑,他是如何一步步穿越建筑历史,向着人类最高视角挑战的。

相关文章

·环球金融中心:华丽的冒险 08/10/12

·美国金融危机必然会波及中国楼市 08/10/12

·雷曼与资本图腾的黄昏 08/10/09

·尚海湾:何处寻找洋场旧梦 08/10/09

·高楼林立的上海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08/10/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