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捡贝壳”的海外基金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09 18:04
评论
在市场一片看空,纷纷议论热钱退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时候,美国对冲基金与私募基金却采取增持房企债券、股票的行动,这又如何解释?
特约撰稿:易居中国分析师 吴洋
所谓“当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华尔街大地震,被金融杠杆放大的资金潮水退去,叱咤风云一时的大摩、雷曼等成为了尴尬的裸泳者。同时,在批判、嘲笑裸泳者的同时,闪闪发亮的贝壳也显现出来。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国家支持的“两房”及住房贷款银行、上市开放式基金等在金融危急中损失惨重。但别忘记美国还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掀起狂澜的对冲基金以及潜伏水底的私募基金。跟华尔街对赌的对冲基金成为次贷危机的大赢家,以谨慎投资为准则的私募也在金融危急中保存了实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日消息,秃鹰基金(Vulturehedgefund)拟投资香港中资地产公司的美元债券。秃鹰基金属于对冲基金,是指那些专门投资抛售型贷款的专业型避险基金,特点是以交易为导向,擅长分拆不良产业出售或重整后出售牟利,因专门向奄奄一息企业下手,所以被称“秃鹰基金”。另一侧消息是香港交易所披露,绿城中国在9月29日获的美国私募基金华平基金的增持。华平基金以每股3.842港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增持12.2万股,持有绿城中国股权达到5%。
从大摩、花旗出售上海投资物业的传闻,到平安研究团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极度悲观的判断,所有人都认为2008年是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走入低谷的一年。在市场一片看空,纷纷议论热钱退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时候,美国对冲基金与私募基金却采取增持房企债券、股票的行动,这又如何解释?
笔者下文从回报、风险、市场、企业、渠道五个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在房地产圈内有一句话“只有卖不出去的房子,没有卖不出去的价格”,只要够便宜,自然会引来买家。秃鹰基金此次瞄准的是合生创展、绿城中国和世茂集团等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在2005年、2006年发行的长期美元债券。在悲观氛围弥漫的内地房地产市场,上述地产公司的公司债券价格严重下滑,折价达到票面价值的50%至40%。在票面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大幅折扣意味着投资回报率的翻倍上升。以合生创展、世茂集团发行的美元债券为例,2005年11月合生创展发行3亿美元的7年期全球债券,票面利率为8.125%;而2006年世茂集团发行的3.5亿美元的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为8%。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估测,这批债券的整体回报率已经达到20%以上。再论华平基金增持绿城中国股份,3.842港元的增持价格相对于目前的每股收益,市盈率已经在4.5以下,动态市盈率更在4以下;股价较资产净值大幅折让69%。这样便宜的价格,难怪华平忍不住要出手了。
其次,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风险又如何呢?公司债相对普通股票,在法律上具有优先受偿的地位。就算这些公司破产了,债券持有人仍有望先拿回部分投资,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况且合生创展、世茂集团等都是内地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眼下远未到破产偿债的境地。绿城中国股价在3-4港元的价位已经盘整一个多月,在货币政策开始放松的预期下,股价很难再有理由大幅下跌。
第三是市场,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07年的报复性上涨后,进入中期调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与地方政府的“托市动力”,市场也不可能出现像美国那样的深幅下跌。挤出泡沫将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加健康与具可持续性,悲观的唱空内地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50%是不负责的言论。在中长期看好中国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下,美国基金投资内地房地产企业美元债券与股票,远比投资美国市场要安全、稳妥的多。
第四是企业层面,市场不会崩溃,但是企业未必不会。这就决定了秃鹰基金和华平基金为什么投资合生创展、绿城和世茂。9月一份“万科松山湖会议纪要”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虽然事后万科澄清为杜撰,但是其中理性十足的分析让中小房地产企业胆寒。在市场进入寒冬的时期,反而正是万科、合生、绿城和世茂等地产大鳄吃掉那些早已冻僵的“小鱼”的绝好机遇。9月万科发行的60亿人民币公司债向中小房地产企业们宣告,我们的实力是强大的,你们银行贷款无门,民间借贷利率高的离谱,还是早早归降我们吧。上市龙头房企相对畅通的融资渠道,相对抗冻的实力条件,也是海外基金青睐他们的原因之一。
最后,国内对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投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海外基金看好了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机会,能不能投还是一个问题。万科60亿公司债是轮不到他们来买的,恰好合生创展、绿城和世茂的公司债券是美元债券,而且债券和股票都是在香港上市发行的,直接用美元进行购买,规避了进入内地的汇兑风险与损失,也避免了国内政府部门对外资的投资限制,进行这两笔投资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所以,在退潮时做一个“捡贝壳”者,自然要从容许多,捡到宝贝的机会也大多了。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