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众多,其金融中心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但这个雄心勃勃的大都市目前也是受到全球变暖威胁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附近的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坦,这本身已经令其面临危险。但研究人员警告说,城市发展造成的高楼大厦四处林立可能带来地层下陷,加剧其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威胁。
“上海来自大海,一直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理学教授、中国社科院院士汪品先在路透全球环境峰会上发言说,“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上海和天津在中国的滨海城市中是受威胁最严重的,主要因为这两大城市的地层下陷问题。”
地层下陷长期以来都令上海政府头痛。这个城市一直拥有抽取地下水的传统,用来支持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在上海外滩,用来保护其历史性花岗岩建筑的堤坝在过去40年中已经被加高了近两米。
上海首次掘深井取地下水的时间是1860年,而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地下水使用速率加快,这导致1921年至1965年中,城市地层下降1.76米,每年平均下降40厘米。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上海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向地下重灌经加工过的水。目前上海的水供应已经大多不再使用地下水,而改从黄浦江取水。
由于上海政府不断的努力重灌,地层下陷问题开始逐渐缓解,在70年代甚至还上升了一些。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地层再度开始下沉,因为这个城市开始了狂热的楼房修建热潮。根据建筑数据供应商Emporis,上海大约拥有一万多座高于10层的建筑物,其中80%建于最近十年。
研究人员现在担心,上海大量涌现的摩天大楼正在将地层下压,加剧地层下陷问题。
“地层下陷现象在地下水大量抽取和高楼集中的地区尤为严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许世远说。
一位上海研究所的教授表示,高层大楼的建造和地下建筑项目导致的地层下陷现象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议题。他指出,尽管单个高楼仅会导致其下方和附近地区的地层稍有下沉,但大量高楼密集云立可能对下方砂土层中的土壤带来沉重压力,并对更广阔地区的地层造成威胁。
“这个问题可以说非常严重,而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出能够解决的办法,”他说。
不过,也有部分研究人员表示,高楼大厦的建设可能只会造成地层少许下陷,而且科技的运用可以令其影响有限,尽管地层不平可能导致桥梁损坏和隧道塌陷。
参与纽约市政建设的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主席DavidScott称,大型建筑物带来的压力通常来说不是什麽问题,深层地基也能帮助缓冲建筑物的重力。
号称中国最高的摩天楼、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于今年8月刚刚落成。大厦开发商森大厦株式会社表示,这座建筑不会增加地层下陷的问题。森大厦发言人表示,自从大厦开工起,其下方逾100米深的粘土层下陷的幅度仅为约120毫米,远远低于政府限制的250毫米。
上海似乎并不担心。这个雄心勃勃的都市目前还在筹划建造更高的上海中心,计划高度为632米,高楼就位于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附近。
·高盛:维持对内房股审慎的看法 08/10/09
·海印“二房东”上市 商业地产另类成功术 08/10/09
·上实发展5844万转让控股子公司19%股权 08/10/09
·中国的短征 08/10/08
·高楼林立的上海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