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价格仅仅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策略,价格仅仅体现市场和产品之间的关联。能够卖掉的,价格是可以的。卖得太快的,该低了,卖不掉就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它中间还有政治吗?但是今天我觉得,在呼和浩特,我仍然觉得中国地产、中国政府是朝着前面走的。这是我在整个演讲之前提的第一点。我也再次真诚地感谢呼和浩特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感谢呼和浩特企业家们,我也想说实际上你们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在很多的城市你们不会得到这样的机会。虽然我们在一个城市,有一个市长说我们去年财政收入50%,对其他的企业也宽松一些税收,但是对地产毫不留情。当我告诉他我们应该有一些方式来鼓励的时候,他回答的是我要好好想想合不合适,但是他们没有勇气。
既然这样的话,我今天在这里就想充满一种希望来告诉大家,其实我要讲的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地产行业现在的现状绝不是地产本身出现的任何问题。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必然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它和国情紧密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本来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同时也决定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真正的发展目标就是朝着现代化国家发展,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根本指数是城市化建设。在它的改变过程当中地产永远扮演着核心角色。我们的中国,平均每年的GDP增长速度,昨天聂会长亲自告诉大家一个数据,就是把地产发展多年以来过山车式的曲线拉直仅仅只有8%,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不合理的增长速度,其实这是趋缓的。
第二句话,中国所有的自然需求不断扩大。一年有960多万新婚夫妇要结婚,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奋斗目标还是追求住房,这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传统有一定关联。中国人觉得要有自己的家,这样的一种习惯也促进着地产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仅仅只是对地产的认识,对中国地产在现阶段下应该怎么发展的认识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舆论导向,大家不断进行炒作,炒作出来地产行业的黑幕,甚至是暴利,地产真不是暴利。它每一个产品的制造过程都是极度辛苦的,而且可以这样讲,地产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都没有秘密的利益,它是公开的。土地是多少钱?接待成本,管理费,销售成本是多少钱,甚至是税收。能瞒得住吗?所以它是合理的。要说暴利,我曾经讲过,2000块投资的店最后卖了2.5个亿,算不算暴利?一个学校一年收了1亿2千万的学费,整个学校的教学员工所有开支仅仅达到3400万,算不算暴利?一个医院当年所有门诊收入7.6亿,但是当年所有开支仅仅实现1.4亿,算不算暴利?最重要的是根本不知道成本是多少。谁告诉我一个医院的成本是多少?但是地产,土地是多少钱?政府从去年出台的体制使地产真的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要出就出在土地上。我坚持一个观点,土地作为生产的必需原材料产品,采取竞拍的方式供应这是错误,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因为这个艺术品不管你买得多少,可以一再百年、两百年之后取得价值。但是土地必须在短时间内取得价值。采取这样丧失理智的心态是错误的。我曾经公开呼吁当开发商在及其不正常的状况下竞拍的时候不可能不丧失理智。我参加过一次威海的竞拍,气派价是2.7亿,起到10亿的我说一定要出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讲房子可以在一天之内从2亿涨这么多倍,不现实。也就是地面价1200万,当地开盘价可以达到4000万-6000万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呼吁。我们看到政府在高兴,在喜悦,在激动。市长走出来说太棒了。一个企业家总监走出来告诉我一句话乔总,我要辞职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算帐,这可能吗?其实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现象?不是一个威海,而是全部。我们把90个亿的现金放到土地上,大家不要忘了现金在手上叫钱,在地上就叫地。我们不能告诉你我有两个亿的土地,而告诉你说它就是现金,就是钱,其实不是,它完全不是。流动的和停止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这是地产的问题。
当然我还在想给大家讲第一句话的第二个部分,那就是所有企业现在出现的困境绝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银根紧缩和宏观调控。大家可能说,实际上所有企业之所以在今天出现一些困境,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两个因素,第一是市场的问题。你们假想一下,如果没有今天这样的舆论导向,所有持币观望者仍然进行正常购买,市场不像那样猛烈的高涨,但是也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需求。也就是说开楼盘,两个亿、三个亿卖完。如果像去年那样,我们开一个楼盘几天卖完的话,您觉得银根的紧缩对于政府重要吗?但是话又说回来,银行真的给你钱就能救你吗?如果不给,你大不了不动,给了你动了卖不出去是不是更困难?所以市场在决定着真正的困境。
·草原精英对话:从房地产角度看区域经济与城市价值发现 08/09/07
·王永平:呼和浩特商业地产模式探讨 08/09/07
·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08/09/07
·孙飞: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组合模式与路径优化 08/09/07
·高志:呼和浩特未来的竞争与变化 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