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抽水机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3-27 14:20

      琼能源猎人

  这是一个上市公司被掏空和玩残的故事。我们眼见了一个壳公司不平凡的4年,穿插了名人、跨国公司、投机客、商业奇才、地产商人、冷血敛财者,个个都有精彩演出,也有无法掩饰的勾心斗角……

  狙击手黄木顺

 2007年7月19日,自然人股东临时提案扩大增发规模并获股东大会通过,其中主要提案人之一就是黄木顺。

 

股市

  在一次又一次的集资与资产收购的过程当中,麦志扬成为最大的赢家,他几乎在股权质押与腾挪的过程中将自己手中的股票一次又一次套现。

  2000年,香港网络股明星人人媒体(0059HK)鼓涨的泡沫随着整个互联网泡沫的结束而爆裂了。这个曾经被默克多、李泽楷和李嘉诚及美国著名科技公司SUN同时看中的香港网络媒体新贵在2000年10月的中报中宣布半年亏损615万美元,年终报亏1.9亿港元。

  随后,两位麦肯锡出生的创始人先后退出人人媒体。2001年4月11日,香港地产界的传奇人物麦志扬以68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人人媒体67%的股票,从而缔造了进入21世纪以来港股市场上的著名抽水机案例。

  股市狙击手

  45岁的麦志扬,在中港两地投资物业约20年,号称地产界阻击手,传闻原来出自香港警界,后转投仲量行,开始其地产投资生涯,活跃于内地和香港。据说,麦志扬最为擅长发现有价值物业,往往低价入货重搞包装,再转手卖出去,其间可以赚到数倍的利润。

  麦志扬曾自豪地道出自己的秘诀:我知道如何掌握时间价值,我看得透市场情绪。麦本人也精于股票市场的投资技巧,他自己曾说,股市投资,他能做到“快、狠、准”。

  瞄准人人媒体,或许是麦志扬早已筹划好了的事情,有趣的是,麦志扬基本上玩的是空手套白狼的好戏。

  买下人人媒体,麦志扬需要支付现金,但他看好的恰恰是人人媒体留下的6000万港币的现金。但要全购人人媒体,麦志扬必须拿出3352万元港币。

  麦志杨从哪里拿到这3352万元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获得人人媒体控股权之后,麦志扬将所持人人媒体的52亿股人人股份抵押予数位地球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一笔现金。

  有趣的是数位地球财务有限公司是港交所上市公司数位地球的关联公司。而数位地球主席陈德雄,亦成为人人媒体董事。

  一出一进,麦志杨显然基本空手拿下人人媒体。而陈德雄意在人人媒体,双方合作愉快,其中猫腻心照不宣。

  2001下半年,麦志杨开始了其包装人人媒体的好戏。

  2001年7月,人人媒体宣布斥资千万,计划推出一个“网上财惊”直播节目,为观众提供财经资讯。麦志扬表示,“网上财惊”的卖点是以震撼的形式为观众揭示股票市场上的真真假假,与传统财经节目定位不同。

  而后麦志扬宣布其要发展杂志、铁路沿线、零售发票上的广告业务。收购四至五家国内公司,发展电讯业务。同时,在香港正申请放债人牌照沾手金融业务,在国内将与国内证券商合作发展AB股网上买卖。

  麦志杨告诉投资者,人人不再是网站、不再靠网上广告收入维生,人人要和Tom一样发展跨媒体行业,他给投资者许诺:他会以“低消费、高收入”扭转人人媒体的命运,希望12个月内转亏为盈。

  于是在麦志杨多元化新媒体的业务构想之下,人人媒体更名为人人控股,旗下拥有人人电视、人人电讯、户外广告、人人通会员消费打折卡等。麦志杨宣布这些业务将进一步整合,并将分拆上市。

  至此,麦志杨为人人控股搭建了一个极为漂亮的外壳。人人媒体开始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人人控股股票开始上扬的时候,麦志扬开始抽水了。

  抽水

  2001年6月14日,人人控股向6位独立投资者配售13亿股新股,每股定价0.036元,净集资4400万元,理由是收购科技专案。

  麦志扬“快、狠、准”的狰狞面目开始显现。2001年7月23日,人人控股又向独立第三者发行价值1200万元的可换股债券。

  两次静悄悄的集资总额达到5600万元,均由香港长雄证券牵头执行。

  2001年12月23日,人人控股宣布,拟削减股本,将面值0.01元削至0.0008元,然后每25股合为2新股,再以每2股旧股供17股新股,向现有股东配售68.2至75.7亿新股,新股供股价每股0.016元,集资1.04亿多。

  短短的半年内,麦志杨通过人人控股上市集资1.6亿。

  大比例配售的举动也撼动市场,一个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的公司,一次集资超过1亿元,实属斗胆。此时,麦志扬个人持有人人控股降至51.99%,如按承诺按比例供股,他最少要付出5400万元。但麦志杨显然不会自己出钱,香港联交所资料披露,麦志扬除了将所持的51.99%股份抵押予数位地球财务外,更将股份再次抵押给长雄证券的关联公司长雄融资。

  一大劈价的折让定价让市场惊心,而大比例配售的举动也撼动市场。麦志杨再次通过股权抵押的方式在市场上空手套取资金。

  麦志杨还没完,人人控股宣布集资将收购两家公司,3600万元先收购成立只有7个月的公司,这是麦志扬的太太苏笑颜持有企业,其通过持有49%的Wiseford公司股权,Wiseford经营流动虚拟网路、电话卡、电讯产品,以及IDD及手机批发等业务,估值为7900万港元。

  其后,人人控股再以5400万元收购成立只有4个月的MagnaSteels公司。MagnaSteels通过持有35%的TwinFaces公司参与上海智慧运输系统管理及顾问服务,估值为1.55亿元。

  麦志扬说,该两笔收购是为了实现人人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但市场独立人士大骂麦志扬“人人”吸血人人叫苦,把人人控股这种供股和收购法称为“五鬼搬运”:先配股集资,以股票换钞票,再收购相关资产,以钞票换资产,很简单的办法就把大把现金钞票送进大股东荷包中。

  但这一切都是合法的,香港所有证券监管机构均对麦志扬无能为力。

  掏空

  2001年底,麦志扬集资1.8亿之多,但人人控股总资产却降到8834万元,营业额锐减到1761万元,亏损8483万元。2001年底,资产净值只有5575万元,手头现金只有数千万元。但麦志扬在入主人人控股之后的两年半里8次集资,共募得资金3.2亿。在2002年7月中旬,人人控股股价已经跌落到0.01元。但此时,麦志扬却再次举动集资大旗。

  麦志扬先建议每股人人已发行股本由目前每股0.01元,削减至每股0.0004元。股本削减后,从股本帐登出约7300万元,记入人人控股盈余。

  随后,麦志扬又提出“25合1”股份合并建议,提议配股进行多比收购。该计划是以20股供新股35股比例,每股0.14元的价格,供股集资大约7000至8000万元。这是口碑最差的集资方法,不仅变相贬低股价,股民跟也是亏,不跟亏得更大。

  所以计划在2002年8月底遭遇股东大会否决。

  2002年人人控股中期报告营业额急增54倍,至1533万港元,但净亏损5370.4万港元。公司手头现金只有约500万元。

  2002年11月人人控股公布以900万元收购香港一家网上游戏供应商XCreate,先旧后新配售1.5亿股集资860万元,每股作价0.031元。

  但此时,债务已经压得人人控股喘不过气来,最后改变有关集资用途,用作偿还部分债项。2002年12月31日盘点,人人控股全年股价暴跌97.96%,排名香港资本市场当年跌幅榜第2位。

  其后,麦志扬依然不肯放过人人控股,继续集资用于相关收购。2003年底,公司年营业收入只有67万元,亏损猛增至1.01亿元,公司总资产从2002年的1.09亿元锐减至1604万元,资产净值猛烈下滑至396万元,而一年前还有8954万元。

  2001年4月,麦志扬6800万鲸吞人人媒体,2年半时间内第8次集资了,除了1次没成功,7次都有斩获,集资总额高达3.2亿元。期间的营业收入总计只有4100万元,亏损高达2.74亿元,基本属于完全靠集资度日,几无自我造血生存能力。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集资与资产收购的过程当中,麦志扬成为最大的赢家,他几乎在股权质押与腾挪的过程中将自己手中的股票一次又一次套现,或是存入与自己相关联的公司资产当中。最终,在人人控股无以为继的时候,麦志杨脱身了。2004年上半年,人人控股亏损缩减到810万,新主人余斌以3477万买壳。

 

  暗战九龙仓

  在华人商界,论与银行业的关系,能与怡和抗衡的,只有包玉刚。李嘉诚最终决定把球踢给包玉刚,于是,就有了那场香港商界史上最著名的秘会。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