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地产周政与白德利的马拉松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观点网

2016-11-13 09:11

  • 中国商业地产起步和发展这数十年,弄潮时代的人群中,总有几个我们值得记忆并与以之作为榜样的标志性人物,他们会是谁?

    编者按:中国商业地产起步和发展这数十年,弄潮时代的人群中,总有几个我们值得记忆并与以之作为榜样的标志性人物,他们会是谁?

    中国商业地产兴起之迅速,让人们看到了短短数年间就席卷全国的商业地产热潮。但这兴旺的景象,短短数年后又似乎在快速消融,就像阳光下的冰雪。

    对比一些我们正在学习的对象,中国现代商业地产缺乏的是根基与底蕴,而这些需要时间。

    我们最不应该担心的就是时间,因为我们拥有后发的优势,只要善于学习和融合,那么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加上独有的发展速度,铸就属于自己的现代商业地产典范与成就。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为中国商业地产长远未来而努力,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批为中国商业地产起步与发展做出莫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的角色各异,成就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他们代表着过去这数十年间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一批探索者、领航者。

    今天,我们将看到的是中粮周政,以及太古白德利。

    周政中粮地产版图

    带着理工专业背景的严谨,制造业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以及对房地产业的趋势洞察,周政还将继续描绘中粮地产业务的版图。

    身兼中粮地产董事长与大悦城董事会主席的周政,并不常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稳健与严谨是周政作为一名央企管理者的第一印象。

    这或许与其理工专业背景离不开,拥有航空宇航工程与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的周政,同时还是高级工程师。

    1993年,周政加入中粮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包装行业奋斗15年间,带领中粮包装重新崛起,并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2008年,周政出任中粮地产总经理,并于2011年起正式担任中粮地产董事长一职。由他掌舵的地产业务,是中粮集团中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可排名前三的业务板块。

    转战地产圈后的周政,恰逢房地产业转型和央企改革的两股浪潮。

    他并不否认房地产业已进入“白银时代”,但认为其他行业的竞争较房地产业更为激烈,房地产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周政对中粮地产的期望值是把内功、定位和战略做好,而且已经体现在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在住宅和商业地产板块的分工和梳理。

    2015年1月,原中粮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这一改变,意味着中粮集团地产业务延续多年的双平台定位明确落地,中粮地产将以住宅地产开发销售为主,而持有型商业及酒店业务则由大悦城地产主导。

    两个平台在明确的不竞争承诺下,成为了拉动中粮集团地产业务发展的双向推动力。

    按照周政所言,中粮地产的布局方向仍以一线城市为主,并以中粮地产的起源地深圳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依托集团的支持与资源,把握房地产行业整合中的拓展机会。

    在大悦城地产平台,周政同样在推行新的探索。2015年8月,他就明确地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在混改的方向下,大悦城地产将寻找合作伙伴,引入资本投资者。

    一场以“轻资产模式”为方向的调整随即在大悦城落地,包括将已有的存量资产股权出让给投资者,以基金形式做轻收并购项目,以不占任何股权的方式输出管理获得收益。

    在青岛、武汉、苏州、西安、上海、北京,大悦城都有类似的并购或轻资产管理输出项目在推进。未来,周政计划大悦城重资产比例将在50%左右,剩下的40%-50%全为轻资产项目。

    带着理工专业背景的严谨,制造业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以及对房地产业的趋势洞察,周政还将继续描绘中粮地产业务的版图。

    白德利的马拉松

    国内商业地产发展中,太古地产显然不是最早启动投资的外资发展商,但这并不影响它坚持保持自己的节奏去熟悉、适应和开拓市场。

    提起“Swire Properties”,内地消费者或许并不熟知,但提起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成都远洋太古里,却都是业内知名的商业地标,“Swire Properties”的中文名称“太古地产”同样也已成为内地兼具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品牌。

    国内商业地产发展中,太古地产显然不是最早启动投资的外资发展商,但这并不影响它坚持保持自己的节奏去熟悉、适应和开拓市场。

    “15年前太古地产进入内地时,有人说我们来得太晚了,但在我们看来,这个竞赛才刚刚开始。我想这是一个马拉松,而不是一个短跑的竞赛。”在白德利看来,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无疑是太古地产长期深耕的市场。

    身为一名英国人,白德利仍不会读说中文,但在太古的职业生涯已经让他对中国有长达十余年的了解。

    今年是白德利在太古工作的第28个年头,在太古地产之前,他辗转于太古集团位于世界各国的管理岗位,派驻地点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美国、台湾、越南及中东。

    在太古集团的第一个十年,白德利一直服务于太古可口可乐。在此期间对福建和江苏业务的参与,让他开始了解“真正的中国”。

    ▲左为白德利

    2006年,白德利被调至太古地产,并于2008年出任董事。2011年,白德利出任太古地产(中国)行政总裁,随后自2015年起担任太古地产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整体管理和业务策略。

    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太古地产创造了绝佳的机遇,同样也给予了白德利职业生涯的特别成就。

    截至2016年上半年,太古地产中国内地投资物业组合估值已达到596.04亿港元,其应占权益为421.79亿港元。

    内地15年的时间,让太古地产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定位城市级综合体的太古汇、开放式街区商业太古里,以及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综合体的颐堤港。

    进一步拓展的步伐还未停下,就太古地产选择城市的策略,白德利直言,太古地产愿意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已有项目的城市进一步扩大业务,同时继续在深圳寻找机会。

    谈及市场竞争,白德利总是不愿做过多的评论,“竞争对手有他们自己的战略,彼此之间并没有对错之分。”他相信,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答案总能够以多种方式存在。

    “如果说太古地产与其他对手之间的区别,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非常专注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拥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方向,明白这个模式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我们也相信这样的模式会在中国市场创造出成功的故事。”

    他的任务,是继续保持着正确的方向,让太古地产奔向前方。

    撰文:罗舒晗

    审校:劳蓉蓉

    致信编辑 打印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观点商业年会

    2016商业年会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