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演讲 黎明楷:从海外楼市看中国地产发展与机会

观点网

2016-05-17 15:57

  • “我们未来去判断一些城市有哪些发展的空间,房地产方面有什么机遇,看的就是能不能合在一起,如果这个城市在城市群里有好的功能发挥,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会更好。”

    黎明楷(中原集团中国大陆区主席):我讲的是中国地产的发展与机会,这个会比较理论一点,因为都是关于城市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在全国,有一些特别的地方可以说一下,我们看一些核心城市对于周边的影响是什么?基本上有两个不同的影响。比如某一些地区,影响是一个虹吸的效应,就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高,反而周边的一些城市化率就低,资源都被它吸走了。

    另外一个效应是外溢效应,就是这个城市变好了,周边的城市也好。所以以此来看,一个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影响本身城市化率,当然也可以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看出来。

    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除了沿海城市可以看到城市化率高,东北城市化率也很高。大家都知道东北好像不大行,但是城市化率是高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城市化率高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一定也是好的。

    东北的城市化率高,因为是工业化最早的地方,以前工业都在东北,所以那边工人多,农民相对少,所以城市化率就会相对高一点。

    说完城市化率,说一下房价。沿海城市的房价比较高,一个是在长三角,一个是在珠三角,还有就是京津冀,这些区域相对全国来说楼价是偏高的。中西部地区成渝片区楼价相对高一点,其他周边的楼价相对比较低。

    因为我要讲机遇,讲机遇不能老是说一线城市。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中国的房价趋向还是比较有趣的,大家都说三四线城市发展很好,所以全都扑向三四线城市,导致现在要去库存。

    后来也有一段时间说三四线不成了,要回归一线,但其实一线城市一方面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另一方面机会也少了,想买地也没有地可以买。所以从发展来看,有些二三线城市还是可以发展的。

    5月11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发展规划》,指出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在十三五也提出19个城市群,其中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这些地方。

    未来有哪些城市群周边的发展机会比较大,有哪些机会比较少?就城市群的布局来说,不止是核心城市,包括周边其实还有一些机会。但如果有一些是孤零零的,交通又连不上的城市,这些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比较低。

    看一下海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海外现在叫六大城市群,这些都是跟房地产市场有关系,其实并不见得完全跟经济有关系,房价市场都是相对高一点的。

    美国有两个,一个是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这一部分,还有五大湖周边的也是一个城市带。在美国有两个比较集中的城市带,房价都是相对比其他地区要高。日本集中在东京、横滨,价格也是相对较高的。

    中国主要就是我们现在看的几个城市群,体量规模比较大的还是在长三角。其实长三角整体的体量比珠三角大很多,所以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空间应该是不少。

    欧洲主要是在英国,英国整体发展比较均衡,伦敦附近城市群不错;欧洲大陆是巴黎、法国那边,其他的地方包括了德国。

    其他国家的城市群都是以一百年、几十年发展而来的,大陆的发展相对比较快,速度比较高。

    第一,人口流入一些核心的城市。城市出来了慢慢吸引周边的人口流进这个城市;第二,城市因为人口流入,生活需求比较高,变成有一些人外流,慢慢带动大城市的郊区发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城市;第三,慢慢形成城市群,城市群就是一个核心城市还带动了周边的几个城市;第四,外溢效应。

    大陆有五个片区,以成渝片区跟中西部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左右,还没有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城市群,主要的发展都是在城市本身。成都、重庆的发展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周边的影响并不是带动性的\外溢型的,还有一个虹吸的作用,就是把周边的资源吸进去,没有对周边的城市带来好处。

    有哪些是开始形成第三到第四阶段?主要是长三角跟珠三角这两个地方,基本上已经开始形成城市群,进入了这个阶段以后,房地产会有一些特征,一是新建住宅会减少,已经没有多少新的地了,市场是以存量交易为主的。

    写字楼跟商业方面的新增供应主要都是以存量房的改造为主,也不是靠新建出来的,只是把旧的一些项目通过并购,然后再改造提升。

    三是住宅租赁市场更加活跃,因为在城市群里面一个比较大的特征就是房价比较高。一般一个城市当中,大多中低层的人员买不起房,就导致租赁市场会偏向活跃,所以现在有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出现了,因为租赁市场方面有这样的需求存在。

    另外,商业地产的模式其实也逐步会过渡,由以前盖了就卖的形式变成持有。因为城市群成熟之后,土地比较稀缺,卖了就没有了,有钱的、有能力的会尽量把这些资产保留。

    未来围绕着这些存量房持有,一些服务会增加。海外的城市群发展大概是这样子的,目前大陆应该只有长三角跟珠三角具备现在这个特征。

    有些中心城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其实表现确实不错,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库存。库存消化周期都不长,有部分城市比城市群里面的核心城市指标更漂亮。比如说南京,如果用这个来算,过去几个月可能成交量暴涨。

    可以看到,这些二线城市其实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去库存的问题,而且二手房的成交占比也慢慢在追上来,南京、杭州、宁波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是相对比较健康的。

    分化已经开始了,某些二三线城市表现很不错,房价涨幅除了上海还有一些比较亮丽的,这些城市的潜力相当不错。

    第二,人口。人口对于房价是很重要的,很多我们所说的二三线城市,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一些问题,但是实际上以人口方面来看,未来前景应该还是可以的。

    放开二胎也会对这些二三线人口的变化有一些帮助,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的城市,生育率基本上还算是不错的,未来人口也会增加。

    当然有一点也要注意,虽然生育的人口可能增加,但是不排除这些人成年之后,有可能会外流到一线城市群里,所以并不是生育多了就一定好。

    我们现在讲“一带一路”,还有高铁大战略,会发现有几个经济带在未来是可以持续看好的。这里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京津冀,还有上海。“一带一路”影响下的经济带,未来也是应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我们未来去判断一些城市有哪些发展的空间,房地产方面有什么机遇,看的就是能不能合在一起,如果这个城市在城市群里有好的功能发挥,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会更好。

    合群则兴,离群则衰。一个城市离开了城市群就组不成团,未来的发展空间就可能会差一点。

    审校:徐耀辉

    致信编辑 打印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城市观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