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特写 铿锵行嘉宾激辩地产“看空看多”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8-12 23:37

除“看多看空”外,“房地产税”则是大佬们在铿锵行上的另一个激辩点,任志强再次使出杀手锏“我没搞懂”。

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写 8月12日,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在海南正式开幕,面对“转变”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冲击,今年博鳌铿锵行的主题定为“房地产:看多还是看空”,看点是房企们在行业下一个转折点的选择。

论战开始,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首先表示:“我是最没资格的,因为住在香港且不在内地做住宅,所以我是个外人,是个观察者而已,对房地产不看多也不看空。”

陈启宗给出的解释是,“不看空”是因为人都需要住房,可能短时间库存比较多,需要时间消化而已,早晚会回归平稳,而“不看多”则意味着房地产要恢复到以往20年那么火爆的年代恐怕不大可能。

陈启宗话音刚落,素有“任大炮”之称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立马接招:“我们得倒过来看。

在任志强看来,“倒过来”就是看看政府在干啥,看看政府是如何在市场化情况下逐渐退出房地产,“我至少搞懂了,政策还不许买第三套,而且买第二套还有巨大限制。”

接招不放招,显然不是任志强的风格,“连平说银行增加了对房地产的贷款支持,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任志强指出,从数字上来看,现在的贷款是增加了,但是大多数都在二手房上,一手房的贷款没有增加,和开发商增加投资没关系,二手房转换来转换去,并不增加GDP。

面对着任志强的“突袭”,连平保持着一贯的“淡然”:“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支持来看,任总提出的按揭贷款中间二手房占的比例高一点,这个是真实的。”但连平另指出的一点是,这或许也与供求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看多还是看空”,连平觉得长期是谨慎看多,至少在未来5-10年是这样,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城镇化成长空间、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政策的适时退出。

刘晓光则与连平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10年前与任志强、冯仑对中国房地产总的态势和未来的需求实际上很清晰,“这是老百姓传宗接代的最好私有产品”。另从需求角度看,现在房地产已经软着陆,真实需求在这里摆着。

除“看多看空”外,“房地产税”则是大佬们在铿锵行上的另一个激辩点。对此,任志强再次使出杀手锏“我没搞懂”,美国有房地产税,但房价还是往上涨,现在价格涨得比2008年还高。

“中国的房地产税一开始是以物业税出现的,在2001年列入计划,那时候的物业税的概念和现在的房地产税不是一回事。中国要想突破一个世界性的从零到一的过程,在公有制土地上征收房地产税的立法,我觉得有点难。”

在前一局辩论中略显“沉默”的樊纲,则用“这都是前几年已经讨论了好多次的,争议了好多的,我就不说了”结束了其在铿锵行中的发言。

连平则认为,房地产税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找到合理的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房地产税的作用,连平表示其对于抑制投机、改善结构,如果说合理的方案的话,应该能够起到一个这样的作用,或者说一定程度上起到这样的作用。

发稿:付庆荣 审校:徐耀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