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中南建设机器人产业“风口”来临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5-21 15:35

“2015年,公司确保在产业结构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建立良好、有序的发展途径”,预计机器人方面的转型或将有所推进。

“2015年,公司确保在产业结构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建立良好、有序的发展途径”,预计机器人方面的转型或将有所推进。

消息: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下称“纲领”),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主要内容包括:

1)纲领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同时纲领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产业行业,其中机器人方面,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3)此外,纲领还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点评:1.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产业“风口”来临。

1)首先,不同于之前的产业规划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建设制造强国而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政策等级高;

2)其次,纲领提出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其中,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并且明确机器人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3)此外,后续为配套此次《中国制造2025》纲领,后续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将在营造公平市场环境、金融扶持政策、财税扶持政府、人才培养体系等8个方面落实相应支持和保障政策。2.结合建筑工程业务,公司正多种渠道探索转型机器人。在2014年5月8日,中南建设(000961.CH/人民币23.39,买入)公告与苏州大学签订机器人研究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住宅产业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且在2014年10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公司也表示“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在研究建筑机器人,主要用于住宅产业化的工厂和施工现场的重点环节。”此外,在公司14年年报中“2015年公司发展展望及年度计划”中提到:“2015年,公司确保在产业结构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建立良好、有序的发展途径”,预计机器人方面的转型或将有所推进。

3.公司转型机器人空间广阔,二级市场龙头估值已逾百倍。

根据IFR统计,09-13年我国机器人装机量复合增速达60%,高于同期全球31%的增速,较全球占比也已由07年6%快速提升至21%,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目前中国机器人销售规模最大、增速最高,这也为公司的转型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公司仍然一直在努力研究建筑机器人行业,同时尝试外延并购,预计公司未来在我国老龄化及人工成本双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巨大。此外,目前二级市场上行业龙头公司机器人(300024.CH/人民币77.30,未有评级)的15年市盈率已经高达109倍,因而从估值上看机器人行业仍是不错的转型方向。

4.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三方利益牢固绑定。

2015年5月13日公司公告,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管理层将通过“中南方略1号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共计3,677万股,占比达到3.15%,至此,大股东、管理层和投资者三方利益实现了牢固绑定。本次计划总投入资金共计6.5亿元,其中,管理层真金白银出资2.2亿元,配资4.3亿元,并大股东保底管理层出资部分一年10%收益,对于大股东而言,一年4.3亿元资金兜底风险推动其积极性,而对于管理层而言,2.2亿元现金在牛市中较高的机会成本也加强其动力,推动双方共同助力公司快速成长。

5.机器人产业“风口”来临,重申强烈买入评级。

今日《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推出,强调了智能制造将是国家战略之一,并且明确机器人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机器人产业“风口”已经来临;同时,根据IFR统计数据发现,目前我国机器人销售规模最大、增速最高,而目前公司也正通过多种渠道探索转型机器人业务,因而公司机器人转型业务或将受到政策面及基本面的双重利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另外,近期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大股东、管理层和投资者三方利益牢固将绑,全面激发公司活力,同时公司前期已公告54亿元定增融资计划,这将共同助力公司更长远发展;此外,从估值上看,目前公司市值273亿元,低于我们保守估算在不考虑机器人转型业务下的公司估值为340亿元[建筑业务100亿元(5亿元利润×20倍PE)+地产业务240亿元(240亿元销售×1倍PS)+转型机器人业务(待定)],后者按目前11.68亿股本计算对应股价29.10元(未考虑转型机器人业务),公司目前仍然价值低估过程当中。我们维持公司15-1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1.10、1.38和1.64元,维持目标价30.00元,重申买入评级。

  附录:关于机器人市场规模的介绍

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公司未来转型空间广阔在全球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劳动力供应逐步走向紧缺(必要性),同时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机器人的替代能力也越来越强(充分性),由此近几年内机器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IFR统计,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达到17.8万台,同比增长12%,2001-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年复合增长达7%,其中尤其2009-2013年,该复合增速高达31%,近几年中全球机器人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

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过去计划生育的历史性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老龄化加剧的时代,未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上移将不可避免,而由此衍生出的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也已经来临。根据国际统计局数据,我们15-60岁适龄劳动人口在2011年已经到顶,劳动人口供应拐点的来临也加速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大发展。

根据IFR统计,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达到3.7万台,同比增长59%,2001-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年复合增长达39%,其中尤其2009-2013年,该复合增速高达60%,近几年中我国机器人行业呈现了高度景气,并且我国年装机量占比全球已经由2007年的6%快速提升至21%,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目前,全球每销售五个机器人其中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因而目前中国成为了全国机器人销售规模最大和销售增速最快的国家。

由此,在我国这样一个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中,中南建设转型机器人行业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同时未来如果在建筑机器人的探索方面有所进展的话,也将给与公司住宅产业化提供极大的帮助。

审校:杨晓敏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