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国际: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之年度业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3-16 16:46

按销售额地区划分,本集团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之销售所得款项分别为9,910,400,000港元及3,706,300,000港元,分别占本集团总销售所得款项的72.8%及27.2%。

按销售额地区划分,本集团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之销售所得款项分别为9,910,400,000港元及3,706,300,000港元,分别占本集团总销售所得款项的72.8%及27.2%。

  摘要

  本年度营业额持平,约5,970,000,000港元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减少12.4%至2,144,000,000港元

  每股盈利减少11.5%至1.31港元

  建议宣派末期现金股息每股34.3港仙,全年股息合共每股59.1港仙

  管理层讨论及分析

  市场概况

  二零一四年,全球各地经济表现不一。虽然美国经济复苏看似更持久,但是欧元区经济仍缺乏增长动力。新兴市场于二零一四年继续放缓,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由二零一三年的7.7%减慢至约7.4%,这是自一九九零年以来最低。

  年内,由中央政府牵头的反贪腐运动不仅打击奢侈品的销售,同时亦影响了必需品的需求和高档次食品及饮料的经营。总括而言,中国内地的零售销售按年上升12%至约人民币26,600,000,000,000元,较去年下跌1.1百分点。

  香港作为利福国际的收入与盈利的最大来源地区,其经济增长逊于预期,本地生产总值于二零一四年仅上升2.3%,比对二零一三年为2.9%。低迷的经济情况受旅客消费及内需温和放缓所拖累。

  虽然于下半年发生的占领中环运动无可避免地削弱了消费情绪,但整体而言该运动对经济的影响低于初时的估计。年内,访港旅客持续增长,全年旅客数目高达61,000,000人次,按年增加12.0%。

  于香港占旅客消费最大份额的国内游客,其增长尤其强劲,较去年增加16.0%。全年计,香港零售销售金额疲弱,较去年微跌0.2%,二零一三年则录得11%增长。

  于二零一四年,本集团继续专注执行其优越及行之有效的业务策略,配合清晰的目标、广泛的品牌认受性及灵活的营运手法。为确保长远的竞争优势,本集团采取了谨慎的措施以巩固集团基地香港的零售业务。与此同时,尽管于中国市场存在不利因素,本集团继续采取措施改进其内地业务以及提升其生活百货店营运商的竞争力。管理层相信,凭藉为顾客提供闻名以久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及优越的购物经验,本集团将能继续抵御经济变化。

  二零一四年见证了本公司主要股东架构的变化,本集团欣然欢迎QatarInvestmentAuthority(“QIA”)成为本公司长期战略性投资者及第二大股东。QIA是世界性投资者,并于全球各地零售业拥有重要的投资。本集团冀望与QIA合作将为本集团的业务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二零一四年财务回顾

  年内,尽管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市场环境恶化,在过去十年建立的强劲基础上,本集团继续专注其核心之零售业务。在市场营销、推广及广告方面都加强力度,以保持和加强本集团的崇光及久光业务的品牌认受性。因此,本集团在二零一四年仍能够取得稳定和满意的表现,销售所得款项总额为13,600,000,000港元,较二零一三年轻微下跌1.3%。

  尽管香港市场气氛低迷,本集团铜锣湾崇光(“铜锣湾崇光”)仍相对抗跌,并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该店录得按年3.4%总销售收入增长,反映其在香港市场领先之地位。其位于九龙同侪–尖沙咀崇光(“尖沙咀崇光”)于年内结业九个月后,在同一个购物区另一地点重新试业。本集团用不到四个月接手新物业,并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试业,其卓越表现更超出了管理层之预期。

  与此同时,于二零一四年,本集团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持续稳定。于这个持续竞争激烈及气氛疲弱的市场环境下仍能取得这个稳健的成绩,确立其营商精神及反映其不断强大的增长能力。上海久光在今年上半年录得负增长,部份原因为其店进行了品牌组合的重大调整及食品部的装修。然而,这些负面的影响为短暂性,具卓越能力和竞争力的上海久光于下半年扭转其业绩。同样,苏州久光继续录得稳健的销售额。然而,大连久光则于年内受到重大外围因素影响,但其表现实仍属管理层的预期之内。渖阳久光于二零一三年下半年开业,于本年内表现稳定,但作为一间新开业的百货店,容易受到本地疲弱市场影响,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和业务。

  营业额及销售所得款项

  于二零一四年,利福国际的营业额与去年持平,而由直接和特许专柜销售交易产生之总销售所得款项(扣除增值税)轻微下趺1.3%。按销售额地区划分,本集团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之销售所得款项分别为9,910,400,000港元及3,706,300,000港元,分别占本集团总销售所得款项的72.8%及27.2%(二零一三年:73.5%及26.5%)。

  毛利及特许专柜率

  本集团按营业额计算的毛利率为60.0%,而二零一三年则为59.8%。毛利总额为3,583,800,000港元,较去年3,560,500,000港元增加0.7%。年内,本集团继续坚守其盈利增长的策略,持续优化其品牌及货品组合,及在面对激烈之市场竞争及谨慎的消费情绪下,尤以中国市场为甚,仍能将平均特许专柜率由二零一三年之22.7%改善至23.2%。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

  本集团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2,144,000,000港元,较二零一三年之2,448,200,000港元下跌12.4%。撇除分别为107,700,000港元及49,500,000港元,于二零一三年因出售天津的物业和一个商标之一次性收益,本集团本年度的核心净利润相比二零一三年仅下降6.4%。虽然相对稳健的铜锣湾祟光帮助支持本集团溢利,但本集团本年度整体表现仍受渖阳店的首个全年营运亏损,及因旧尖沙咀店于二月结业直至新店十一月重开提供较少利润贡献所影响。因此,本集团按营业额计算之净利润率由二零一三年之41.1%下降至二零一四年之35.9%。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

  本年度其他收入,收益和损失减少,主要是由于以美元及港元以外货币计值之香港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及金融投资在年末计值转换时而产生之80,700,000港元汇兑亏损,于二零一三年则为36,300,000港元汇兑收益。本集团之现金及金融投资有大部份以人民币计值,在年内,主要因为美元强劲令人民币减值,引致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

  投资收入

  投资收入为413,900,000港元(二零一三年:414,200,000港元),主要为集团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97,300,000港元及净投资收入204,800,000港元,其包括由企业债券、其他近似获取固定回报的金融产品及上市股票组成的具优化回报之投资产品组合之公平值变动、实际及应收利息、投资收入及股息。投资组合于年底结余约3,841,600,000港元。假设年内的平均银行结余为8,490,800,000港元和平均投资组合规模为3,562,100,000港元,本集团银行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和投资组合收益的平均回报率将会分别为约2.3%和6.1%。因此,银行结余及投资组合的平均年回报率为约3.4%(二零一三年:3.5%)。

  利福国际: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之年度业绩

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