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周一至周五  24小时更新

销售疲弱加资金短缺 恒盛地产年销售跌至40.4亿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1-16 18:47

恒盛地产单月销售额仅在10月份、12月份出现上升。但从全年业绩看,这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

  观点网 刚澄清完一轮“老板远避美国”的谣言,减缓股价跌势之后,恒盛地产交出了一张不如人意的“期末成绩单”,销售金额再次跌破百亿。

  1月16日下午,恒盛地产公布,集团于2014年12月份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4.03亿元,环比增加16.1%,同比减少53.6%;实现合约销售面积为32,497平方米,环比增加44.9%,同比减少33.1%;平均合约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2,412元。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恒盛地产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40.4亿元,同比减少44.7%;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面积为268,856平方米,同比减少53.4%;平均合约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5,030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盛地产单月销售额仅在10月份、12月份出现上升。但从全年业绩看,这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

  据观点新媒体翻阅该公司近四年的年报数据发现,其2011-2014年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33.2亿元、109.3亿元、73.11亿元、40.4亿元,连续四年业绩负增长。

  对于业绩的连续下滑,恒盛地产在2014年中期报告中表示,集团的新推项目较少以及多个项目建筑工期的延迟,是导致其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

  销售不振的同时,恒盛地产的毛利率也一直在下降。去年中期业绩显示,该公司2014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9.9%,而2013同期为11.5%。

  事实上,早在恒盛地产公布其2014年上半年业绩时,不少评级机构都作出了不看好恒盛地产未来销售的表态。

  2014年6月底,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便发布报告,确认恒盛“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并维持恒盛“cnB-”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评级。

  标普表示,“我们确认对恒盛地产的评级,反映我们认为未来12个月内,该公司由于执行缓慢,销售迟滞和短期债务显著,其财务表现可能会维持疲弱。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恒盛地产的流动性。”

  与此同时,该行信用分析师叶翱行表示:“我们预计,2014年恒盛地产的利润率将维持疲弱,反映出销售定价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该公司疲弱的执行情况。”

  而另一评级机构穆迪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其认为,恒盛地产销售业绩会继续受到疲弱的销售能力、推出项目延期以及运营资本受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预计2014年全年恒盛的收入和净利润将进一步下降。

  一位熟悉恒盛地产的分析师透露,尽管在各大开发商为促进成交而纷纷祭出了五花八门促销手段的当下,但恒盛地产在营销上始终少有作为。

  “管理层不愿大力促销优质项目,又不能快速处理缺乏吸引力的项目,导致恒盛跌入慢周转的陷阱。建筑进度慢、投资者信心消失和融资难度增加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销售的疲弱,给恒盛地产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是不容小觑。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2014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6.67亿元,比2013年年底减少12.85亿元。

  与资金短缺相对应的是,恒盛地产的借款额不断上升,2013年底,该公司借款额190.85亿元,直到2014年上半年,借款额上升11%至211.82亿元。

  业绩持续下滑、资金短缺、债务高企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恒盛地产的股价亦难有起色。12月19日市场消息指,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在此前1个月股价跌18%,而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在同期分别跌2.9%、升8.7%。

  亦因此,国浩资本12月下旬发报告预计指,恒盛地产大股东继2013年11月提出私有化计划后,未来6个月或会再次进行私有化。

发稿:见习编辑 黄银桥审校:刘满桃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