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煜:商业战略助力奥园高速发展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4-12-18 16:08
评论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于2010年正式确定”商住双线”发展战略,近几年发展迅猛,并于2013年成功晋级地产百亿俱乐部,其中商业贡献功不可没。
观点网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于2010年正式确定”商住双线”发展战略,近几年发展迅猛,并于2013年成功晋级地产百亿俱乐部,其中商业贡献功不可没。
在2014观点商业年会上,奥园更是成为最受关注的企业,其清晰的商业战略及标准化的开发管理模式被业内誉为“奥园模式”。
12月1日,奥园公告与华夏人寿订立协议,华夏人寿将透过增资扩股方式以现金代价10亿元(约12.63亿港元)认购广州奥誉(主营奥园在广州番禺中心城区的奥园广场,已于2012年12月开业)约46.04%股权,印证资本市场也对奥园商业发展方面给与肯定和看好。
何为“奥园模式”?
奥园如何通过商业战略驱动其快速发展?
在电商来势汹涌的背景下,奥园如何应对?
带着以上疑问,观点新媒体采访了中国奥园地产集团副总裁王曙煜女士,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我们注意到奥园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连续几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今年前11月销售已经超过百亿,其中商业部分占多少?
王曙煜:近两年商业部分对奥园业绩贡献较大,今年截止到11月底,奥园商业销售占总销售额49%,略超过了原定的4:6商住销售比例。
11月份奥园商业销量较大,销售重点以广州区域为主,该区域主要供货为公寓、商铺等商业性产品。
全年的比例来看,商业占比会比现在下降,最后一个月除了广州之外还有重庆、沈阳、梅州等住宅项目入市,届时住宅的销售比例会上升。
商住比例变化短期内会受阶段性的主推产品业态影响,从长期来说我们的商业比例控制在40%左右。
观点新媒体:在2014年观点商业年会上,奥园分享的商业开发运营经验受到业内的高度赞同,并被誉为“奥园模式”,能否详细解读一下?
王曙煜:奥园从2010年明确提出“商住双线”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开发实践,沉淀了一些经验和模式,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套标准,两个整合,一个平衡”。
“两套标准”之一是产品标准:奥园的商业分成三大系列,分别为奥园广场系列、城市天地系列以及住宅商业底商。奥园广场的系列定位为区域领先型的家庭购物中心加乐活街区;城市天地系列定位为体验式的主题商业街区加商业公寓、写字楼、酒店结合体;住宅底商主要是住宅小区的社区配套服务。
第二套标准是管控标准:奥园从选址、定位、设计、建造、营销、招商到后期运营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系统的管理规范,整体协调,前后兼顾。
“两个整合”首先是整合人的资源,形成开发、运营、招商等系列能力;第二是整合商家资源,成立了奥商会平台,吸引了近千商家加盟。
“一个平衡”是指平衡好租售比现金流的问题。
观点新媒体:奥园有购物中心和商业街两种商业产品,怎样判断在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产品?
王曙煜:在商业项目拿地阶段,奥园首先考虑人流量和交通两个硬指标,并把地块指标以及政府要求等综合考虑。
首先是交通要素,比如说番禺城市天地项目,有三条地铁线穿过,是一个换乘站,这是天生的交通优势。如果没有地铁站,有政府特别支持的交通线也可以。比如番禺奥园广场,虽然没有地铁站,但是政府把公交枢纽总站放在那里。
第二是人流量,奥园会选择有大量稳定型居住人口的成熟区域,另外一种是旅游区等具备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
当地块具备奥园最基本要求时,奥园才会考虑拿地,但具体做哪一类产品,还要根据当时拿地的规模和要求。
一般而言,购物中心会放在有常住家庭人口的区域,比如说番禺奥园广场、萝岗奥园广场。一些流动人口比较多、比较有特点的区域,就会发展体验式商业街模式,例如靠近长隆旅游区的番禺城市天地。
对于商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流和交通,这两点我们非常看重。
观点新媒体:愿意去全新区域当排头兵还是去相对比较成熟的区域?
王曙煜:如果是发展购物中心,倾向于在较成熟的地段。奥园购物中心的体量不会很大,一般是5-8万平米左右,但目标是区域的标杆,这需要有一定的人流量。
主题商业街未必要求在成熟地段,关键是看该地块有无吸引力、周边资源有无特点。
观点新媒体:成熟区域的土地成本会高很多,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王曙煜:这要看是否有合理的利润。奥园秉持商住双线,很少单独发展纯商业街,一般是商业搭配公寓,或者搭配其它产品,这样可以平衡项目综合利润。
如果利润合理的话,虽然成熟地段地价会高一点,但是售价或者承接力也会一定提升,能够创造合理的利润,奥园不会排斥去这样的地方。
观点新媒体:今年拓展到了哪些城市?
王曙煜:奥园的发展战略是以一线、二线为主,但也不排除特别有潜力和特色的三线、四线城市。
奥园拓展的区域当中,广州、重庆、沈阳是大区域,也是业绩贡献里面最集中的三个区域。
大的战略发展蓝图以珠三角、中西部和环渤海三个区域为中心,珠三角是奥园的大本营,是主战场;重庆是比较看好的重要发展区域;环渤海靠近沈阳的区域,要看市场情况才会决定是不是扩大。
奥园的主要力量围绕这三个区域展开,已经有成熟的团队,市场也比较熟悉,资源整合具有优势。
除了这三个大区域外,也可能会考虑进入一些新的城市,比如湖南株洲、江苏昆山等城市。
今年奥园拓展的城市和区域没有过多增加,但会提高在现有区域的拿地量。
观点新媒体:奥园在广州的几个项目,从开发、招商到开业差不多需要两年左右,怎样保持这种速度的运作?
王曙煜:奥园一直在做标准化,集团战略层面对发展这两类商业产品是高度统一的。也就是说,从拿地、设计到建造、招商、销售、营运,再到开业,都是在一条线上统筹。在决策和经营层面上是一体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很多决策和理念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推进。
有时候招商和销售或招商和开发之间会有一定的重叠,但重叠只可能会在开业前发生,这方面也会进行综合衡量。
观点新媒体:项目从开业到第一次品牌调整,大概会有多长时间?
王曙煜:这个要看项目的情况,常规的商业品牌调整期的是3年左右。现在商业市场变化很快,传统零售受电商冲击很大,奥园相应地也会调整得更快一点。
比如番禺奥园广场2012年开业,在2013年中就开始一些品牌的调整,2013年年底已经加入一些小的主题业态。奥园广场的调整周期,已经小于以往常规的三年周期。
观点新媒体:长期持有的商业项目,平均回报能够稳定在多少?
王曙煜:商业回报分两类。一是租金回报,自持型商业中租金中局部商业可能在前几年有些回报低一些,主要是也起着一个前期市场培育的作用。但也有根据市场合理租金的部分来保证稳定的经营回报。
第二是商业的市场价值,就是通过几年的良好的经营,使得项目升值潜力挖掘出来。
观点新媒体:番禺奥园广场引进华夏人寿的初衷是什么?
王曙煜:引进华夏人寿代表奥园在商业发展方面被市场看好,获得的资金将会用作集团物业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
观点新媒体:电商来势汹涌对商业地产尤其零售百货带来很大的冲击,奥园如何应对?
王曙煜:互联网确实对商业影响深远,对零售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同时也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商业趋势,正积极探索把互联网应用融合到实体商业中。奥园商业在运营中已经在推行一个智慧商城系统,并探索O2O、经营模式的方向,以体验感吸引客户,以技术手段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的黏性,使商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立足之地。
观点新媒体:2015年,奥园商业方面会有哪些产品值得期待?
王曙煜:2015年值得期待的项目较多,有番禺奥园城市天地的开业和萝冈奥园广场、重庆奥园广场以及在韶关的旅游商业项目等推出亮相。
番禺奥园城市天地计划在2015年底首期开业,2016年全部开业。这是奥园实现商业业态中的“体验商业街”,奥园对它寄予很高的期望,现在处于招商最关键的时候。
奥园在重庆也有城市天地、奥园广场以及住宅底商三个系列,这些项目在明年、后年也可以入市。
2015年,广州萝岗项目一期销售会到尾声,住宅和公寓部分销售完之后,购物中心会在明年推进建设和招商,将于两三年后开业。
融绿终止协议尚有尾巴 股权抵押老宋需努力筹资
2014-12-19 09:25
融绿大戏落幕 协议终止宋卫平回归绿城
2014-12-19 00:06
龙光股权引资龙华地王 平安大华20亿的利润考量
2014-12-18 23:59
赵汉忠履新背后 复星三年之痒地产版图大动
2014-12-18 23:24
首创悦洳汇万套房源入市 北京低利润自住房高周转
2014-12-18 22:06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