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国内资本境外投资厚积薄发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3-09-09 16:42
评论
“中国的投资者已经转向其他的市场,尽管现在他们只是相对很小的一部分买家,但其数量正在急剧上升。”
9月4日,中国:过去二十年间,中国主要为资本净流入,而这一情形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投资者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这股离岸投资的浪潮起始于高净值人士出于投资或居住的目的在境外购置住房,随后中国开发商进入海外市场竞相购买优质开发项目,保险公司和主权基金也开始购置境外优质物业资产。
中国高净值人士
中国个人投资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严格的资本管制,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资本外流也变得稀松平常。这些资本中有一大部分流向了广受高净值人士追捧的房地产市场
尽管投资海外的中国公民所占比例较小,但数量相对其投资的市场中人口来说数量仍是相当巨大的。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2012年间由于中国高净值人士在香港和新加坡大量投资以致当地房价增长过快,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资金涌入。
“中国的投资者已经转向其他的市场,尽管现在他们只是相对很小的一部分买家,但其数量正在急剧上升。”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研究部主管简可说到。中国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寻求资本安全的区域,偏好教育和医疗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并期望获得永久居住权或公民身份。同时,强势人民币也帮助中国投资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更优惠的价格完成投资。
中国公司
由于本地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市场风险上升,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正在寻求投资境外房地产市场以实现资产多样化,分散风险。不同企业实体做法各有差异:开发商通常专注于门户城市,寻求与当地开发商合作,青睐住宅项目。刚刚获准境外投资的保险公司则似乎更为倾向于较为成熟的租金稳定的商业项目。主权基金的主要投资集中在贸易合作国家的物流业或另类资产例如英国的学生公寓,以及更为传统的优质商业物业。
"我们目前看到的都是一些试探性的举动,在未来的几年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向境外。"简可说到。
追随韩国养老基金在内的全球四大养老基金以及亚洲其他投资机构的步伐,中国的投资者渴望获得西方市场中较为安全,高收益率且价格稳定的物业项目。眼下境外投资浪潮中的主要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主权基金和开发商。
-保险公司管理资产总额达到7.7万亿人民币,其中不超过百分之十的部分可以用于投资房地产。平安作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境外的保险公司以3.92亿美元(约合24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伦敦的LIoyds大厦。
-中国主权基金的管理资产总额为1.2万亿美元(约合7.4万亿人民币),同保险公司管理资产总额大抵相当。位列世界前五大主权基金中的中国投资公司以及外管局旗下的华安投资公司今年来表现得尤为活跃。
中投公司在巴西、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地购入工业和仓库等资产,并入股英国房地产商-Songbird,后者为伦敦金融区金丝雀码头的主要拥有者。
通过在英国注册的公司实体银杏树投资,华安投资完成了从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Inc.)手中收购英国最大的学生公寓开发商UPP40%的股权,并通过合资公司成功收购了伦敦的豪华办公楼RopemakerPlace。
-中国的公共基金和国家社保基金目前被禁止投资房地产,如果政策管制解除,将会为市场带来巨大的资本。
-2013年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中国开发商上半年累计实现4,874亿人民币(约合795亿美元)销售收入和4,600万平米(约合295平方英尺)的销售面积。随着主流地产开发商(绿城、万科、万达和中海外发展)在主要门户城市例如美国(洛杉矶和纽约)、英国(伦敦)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完成巨额投资,开发商将会成为境外投资的主力。
预计资本流动断断续续,并取决于较多的因素,其中包括境内外市场投资机会,政府的市场管制,内部机制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然而,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开发商和投资者也将在这一趋势中获得发展,继续开拓海外市场。"简可说到。
背景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过去五年,新兴市场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无论是经济体量,商业环境或是金融影响都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对中国而言,过去谈论的重点一直集中在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离于西方经济体以及希望通过刺激薄弱的国内消费取代制造和贸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然而最近数月,有关中国的话题则转向中国高净值人士和公司投资境外房地产上。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