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快评:“限价”令成交缩量立竿见影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1-11-16 17:02

“限价”令成交缩量立竿见影,但房价未必会出现整体下跌。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网签数据显示,在11月10日中山发布“限价令”的前三天,日均一手住宅网签数量为78套。而在“限价令”颁布之后的3天,日均网签住宅数量减少至56套,降幅达到30%。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分析员认为:“限价”令成交缩量立竿见影,但房价未必会出现整体下跌。

  “限价”使中山网签降3成的结果,为什么无法令购房者感到满意?因为,价格高于5800元/㎡的楼盘禁止交易,并不意味着市场上会出现大量每平方米5800元以下的房子。观察发现,绝大部分开发商们并没有采取降价来迎合政府,更多地选择在捂盘中熬过51天。如多个单价高于5800元/㎡的楼盘都采取了先认购、待“限价令”结束后再网签的方法进行销售。

  为了兑现年初承诺的房价调控目标,2011年下半年起,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了“限购”、“限价”措施。8月底,浙江台州市发布“限购”政策,成为首个被纳入限购的二三线城市。10月31日,珠海市紧急出台“限购”和“限价”的“双限令”,成为全国首个实行楼市双限政策的城市。11月10日,中山市发布“限价令”,并明确限购政策截止日期今年12月31日。

  换个角度来看,“限购令”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说明在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依然没有减速,至少有赶超地方GDP增幅的势头,才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对楼市采取“限购”、“限价”此类短期的休克疗法。

  短期内,“限购”、“限价”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房价增长,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加在本轮调控政策上的“期限”。它像一颗定时炸弹悬在楼市上空,有随时爆炸的危险。无论年底到期,还是政府商定决议,一旦政策放松,房价将毫无疑问地出现集中反弹的现象。所以,使用行政手段调节房价的做法,绝非长久之计。

  只有形成“房价调控目标”的长效机制,楼市的调控效果才能真正被体现出来,而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年底突击“限价”、“限购”的窘相。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