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龙湖地产28日早间宣布了公司一笔金额涉及21.5亿港元的4年期境外贷款融资交易,成为近期房企公布海外融资的又一成功案例,但目前龙湖并未对外透露更多关于该笔融资的细节。
融资21.5亿港元
龙湖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作为借款人与银行财团订立融资协议,根据融资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公司可获得本金额最高达21.5亿港元的4年期贷款融资。
根据融资协议规定,倘控股股东(即吴氏家族信托、蔡氏家族信托、CharmTalent Internationa lLimited及Juns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终止共同持有龙湖不少于51%权益,则属违约。
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表示,“倘出现有关融资协议的违约情况,则放款银行的代理会于收到2/3的放款银行的指示后,终止融资及/或宣布根据融资借出的全部或部分贷款,连同应计利息以及其他应计款项或融资协议所涉未偿还款项即时到期及应付。截止公布日期,控股股东共同持有龙湖约75.84%股权。”
有投行人士指出,“龙湖本次境外贷款选择了无抵押银团贷款合作的模式,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发起,包括汇丰等多家中、外资银行均有参与,额度超过20亿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地产项目发展,这笔贷款协议期限长达4年,年利率不会超过4%,相较于最近几单利率高达两位数的高息债相比,这算得上一笔颇具性价比的交易。”
对此,龙湖地产方面不予置评,只是强调指出,“龙湖在上市前后,就分别获得农行及建行总计360亿元的集团授信,而今年1月,工行把龙湖列为中国西南区唯一家的总行客户,且授予我们近60亿元的银行贷款,截止目前,龙湖无论在境内还是境外融资可以说是取得成效,渠道平台上了新台阶。”
实际上,龙湖地产首席财务官林钜昌早前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就指出,截止09年底公司手握现金70多亿元,加上上今年一季度销售金额应有110亿元,龙湖不可能不跟银行做生意。
在吴亚军看来,龙湖在金融渠道利用方面一直非常开放,而且也可以尝试新的融资品种,也在持续地关注跟一些保险基金的合作,跟一些大型的信托基金的合作。不过,吴亚军强调,"我们要求的价格是便宜的,后期使用是非常灵活的。而且我们希望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而不是说把房地产的利润无偿输送给那些基金。"
境外资本通道
国内正在收紧对房地产的融资,不管是发债也好,贷款也好,还有房地产信托融资的用途,最近也有收紧的趋势,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也水涨船高。相对比,龙湖地产此次介入境外融资时机拿捏非常微妙。
而就在两天前,龙湖地产首席财务官林钜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融资问题避重就轻,表示龙湖目前不打算通过配股或发行高收益债券进行融资。
而来自证监会得消息称,其正和国土部一起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房企融资联合审核机制,意在限制有拖欠地价款、更改土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目前万科、招商、保利等在内的所有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迟迟没有下文,龙湖地产此次境外融资的时机可谓非常巧妙。
在此之前,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向观点新媒体坦言,“由于内地政策的不确定性,开发商今年在境外融资要明显优于境内融资,而且拥有优质的土地储备以及良好的开发能力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
龚方雄认为,中国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发高息债成本都比较低,如果把人民币可能升值的幅度考虑进去,融资成本可能比境内还低,“目前境内的信托融资利率是13-15%左右,但是境外就算是高息融资的成本,也不过是12、13%,如果是上市公司,以短债的形式融资的话,境外的融资成本是更加低,只有5-6%,所以从整个今年的市场环境来讲,境外融资要优于境内融资。”
“毫无疑问,龙湖地产此次成功获得21.5亿港元银团贷款,不仅对其他房企在融资创新渠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同时为龙湖接下来的快速扩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业内人士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