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今天的广州政府让人感觉很亲切,尤其是看了广州市国土局召集四大国有银行、三大中介、万科、中海、保利、恒大、富力和新世界六大开发商以及多位业内人士召开闭门会议,探讨当前楼市形势的消息之后。
几乎可以断定,很多人听了“希望通过行政手段使房价暴跌是不可能的”的实在话,就想用西红柿和砖块来招呼张嘴的对象,这确实冒犯和刺激了不少盼着房价下跌的人。
这位勇气颇佳的人物就是保利地产的掌门人李彬海。对于国务院关于房地产一口气出手的重拳猛药,其直言不讳:“我们对当前的判断是,房价将来还是会涨。但政府不希望房价涨得太快,希望将过快的上涨势头控制下来。短期内,成交量或会受影响,但希望通过行政手段使房价暴跌是不可能的。”
在闭门会议上,万科、中海、保利、恒大、富力和新世界六大开发商纷纷表示,密集出台的调控新政过于严厉,有点“吃不消”,甚至呼吁“中央政策已经够厉害了,地方政府就不要再出政策了。”
与此同时,开发商也坦言,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成交仍保持稳定,高价楼盘的成交也未见大幅下滑,公司的策略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五一”没有降价的打算和必要,新政还有待市场逐步消化。
显而易见的是,近年来无论是政府管理者、业界人士,还是开发商和寻常百姓的口中,你都能听到一个叫做高房价的关键词。大家困惑的是,似乎每次政策调控的结果,都是房价上涨,于是一直有种腔调评论是:又不是第一次调控,老百姓叫了十几年的房价高了,老想寄望政府降低房价,“很傻很天真”。
谁也无法判断,中央政府在五天之内连续出台三大新政算不算动真格。4月15日国务院发文,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4月17日,国务院对三套房贷提出具体要求:在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4月19日建设部发“53号令”:未取得预售证的商品房,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预销售,取得预售证的项目,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这些政策一连几天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位置,最大限度上刺激市场的神经。
对此,任志强亦忍不住感慨:“我不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但更希望政府用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而不是坚持用非理性的、非制度化、非法律化的行政手段进行恶性的干预,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可以满足短期的政策目标要求,但却无法解决可持续的发展问题,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任志强还是保持了对未来的乐观,他相信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也不是为了将房价打下去,这种行政措施遏制房价、遏制需求而产生的销售下降并非是市场的正常供求的作用。
不过,房地产调控政策却实实在在对市场形成了压力,听说目前房地产商都是“焦郁禄”——焦虑+忧郁+忙碌。同时,土地供应的翻番以及传说中的房产税都似乎给万千房奴带来了新希望。
但或许我们更不应该忽视李彬海、任志强上述足够挨无数“板砖”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