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潜行大鳄 财富控股中国“掘金”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0-01-22 00:48
评论
作为爱尔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财富控股正是为了挖掘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财富“机会”而来。
观点网 邓敏华 上实发展的一则公告,使爱尔兰的房地产大鳄财富控股集团在中国“浮出水面”。
公告显示,在履行了无条件合约之后,财富控股将青岛唐岛湾项目的50%股权转让给合作伙伴上实集团,出售价格为6.9亿元,而该价格比2009年6月进行的独立估价高出10.9%。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到处孕育着财富的机会,财富控股将其在中国专门成立的子公司命名为“中国房地产机会有限公司(CREO)”,而作为爱尔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财富控股正是为了挖掘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财富“机会”而来。
2005年,财富控股进入中国,并在上海建立分公司,随后在2005年12月成立CREO,并以中国房地产概念赴英国上市,2007年7月11日,该公司成功登陆伦敦创业板,募集资金2.59亿英镑。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两年间,CREO一直默默无闻,上市成功之后,CREO以41亿元的巨资,力压出资36亿元的中粮集团投得北京西单MALL。尽管后来因外资在中国投资房地产受到限制等原因,还是转手给了中粮,但从这次是大手笔的收购,可见财富控股的资本实力。
之后,CREO陆续收购了一些项目。07年8月份,斥资74.6亿元的价格鲸吞虹桥上海城的一期和三期,创下了当时上海外资收购物业单笔总额的最高纪录。
在2007年,财富控股与上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60亿元人民币发展青岛的唐岛湾海洋村项目。在项目还没有完工前,财富控股表示已经履行了与上实之间协议,出售持有的股权。事实上,这是外资分享房地产收益的方式之一,先是收购股权,等项目增值了再出售。
对此,戴德梁行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外资对于持有性的商业物业要求回报率一般在10%,如果是通过参股方式,那么其内部收益率将要达到25%-30%。”
目前,CREO在上海、北京投资有6个高端项目。其投资性物业包括虹桥上海城、中区广场、财瑞大厦等。其中国总资产超过了100亿人民币,是众多潜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外资大鳄中一员。
掘金方式
“事实上,外资在内地投资是要受到诸多的管制,然而绕过管制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目前而言,主要通过成立基金和参股的形式来获取房地产的收益。”戴德梁行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在国内通过参股项目进行投资的佼佼者包括荷兰ING和Aetos两家基金公司。Aetos Capital Asia(ACA)曾与合景泰富开发成都项目,同时和雅居乐协议合作参股开发项目惠州项目。
龙湖与荷兰ING基金的合作更具有代表性。龙湖成都“世纪峰景”项目,最初龙湖集团只有少量的约10%的权益,其余权益是由ING和Aetos持有,然而项目仍然是龙湖集团开发管理。该楼盘去年下半年开盘,随后龙湖以1.52亿美元回购世纪峰景项目的投资及相关股东贷款,将该项目的实际持有股权增49.13%。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是通过与外资联手开发项目,企业可以减少前期的资金的压力,因为有相关的规定,注册资本必须要达到总投资的20%时,建委才批准开工。另外,在项目达到预售的情况时,企业可以通过预收款回笼,回购当初出售给外资的股权。”
另外,“通过收购物业,然后将其进行包装,然后出售的获利方式也比较常见”上述戴德梁行人士表示。
目前,较为成功的是摩根士丹利和上海永业集团合作的锦麟天地雅苑,原于2007年上半年以9.7万元/平方米购入,09年10月以12.6万元/平方米整体转手,从中可获毛利润约30%。
还有高盛,在两年之间收购并转手上海福州路高腾大厦,从账面收购金额来看,高盛在一进一出之间获取的升值回报为39%。麦格理转手新茂大厦的交易,按照公开数据,在不到两年时间内,麦格理已账面净赚超过1.5亿美元,账面回报率高达150%。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外资投资的项目都会获利,2007年4月,大摩出资10亿元从世茂手中购得武汉锦绣长江29.99%的股权,两年后,大摩急于套现,最后以75折售给了世茂。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