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铿:海尔地产的创新之路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0-01-07 11:22
评论
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9年度论坛1月7日早上9:00隆重开幕,以下是海尔地产董事长卢铿在论坛中所作的《海尔地产的创新之路》演讲全文:
卢铿:成熟的开发商不是研究市场,也不是研究政策,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主持人请我来,也许是我在行业的时间比较长,我是1990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已经20年头了,希望大家听到行业内的老人讲讲多年来起起伏伏的感受,实际上我们经历了很多轮的起伏,到现在已经麻木了,本次政策的调整,大家不必惊慌,尤其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开发商是不必惊慌的,今天的广东在全国的经济是排第一的,远远将第二位落了一倍多,去年广东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5年前半个中国,广东在三、四年前超越了台湾,广东将下一个赶超的目标定位于韩国,对于广东而言大可不必惊慌,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跟市场和政策没有关系的,我认为作为成熟的开发商不是研究市场,也不是研究政策,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日本有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哲学家,土光申(音)说,真正的市场不是调查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我讲的是海尔地产的发展过程。
海尔地产在过去几年中发展的是比较快的,我在海尔已经二年二个月了,去的时候海尔地产是比较小的,海尔集团对海尔地产没有太多的重视,没有太多的资源和专业人士,也没有像样的战略规划,经过一年多对历史项目和历史问题的解决,过去的一年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9年的销售合同是上一年的四倍,一下子就崛起了,我去的时候提出了八个字:集成创新,倍速崛起,我的观点受到了张首席的肯定。争取今年可以达到七、八十亿元,从小公司进入到中等公司,因为中国大公司太多了,最近刚刚评出了前20位最低的一位都是年销售额130亿元,这大概是我们后年的目标。
现在的海尔地产从团队到管理、布局已经做了初步的工作,我提出了一种观点,过去解决的是历史问题,我去了以后,所有的项目已经定性、定位、定价,项目已经开工了,过去的产品杰出的比较少,唯一可以说的是济南跟绿城合作的项目,在一年七个月内完成了78万平方米,全部是装修房还有五星级的喜来登酒店,今年开始经过我们的部署,所有的项目都进入了高水准的状态,从“迫击炮时代”过渡到“巡航导弹时代”,开发的城市增加10个以上,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成为山东省第一位,中国制造业背景下的第一位,张首席希望我们成为创新的第一位,我们就是靠成长努力实现的。
房地产必须要创新,因为竞争加剧了,市场的需求变化了。广州这样的城市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一直是一个提法,我建议各位看一套书《后现代》书系,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讲了今天城市的变化,实际上广州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产品、生活跟工业时代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房地产本身就是两个体系。战略品牌、文化、策划、工作和营销是属于创新体系,其他是属于管控体系。因此房地产的创新空间是很大的,我们也有好的创新案例,因为时间关系不多讲了。
海尔冰箱厂是150亩土地,今年正在规划和改造,我们希望将它做成中国人新生活方式的典范,全部做90平方米以下的,小的是30平方米,最大的不超过90平方米,我们做大的生活空间,我们叫做“小户大家”,我们将“大家”做出来,希望成为未来中国人生活新的模式,拥有的房屋也许只有80平方米,但是拥有的公共空间可能是二、三万平方米。
每个行业都有对应的颜色,房地产行业属于赤色。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我记得若干年前万科在销售额接近100亿元的时候,王石说过一句话,万科是大马拉大车。海尔有很多的资源,品牌、关系、资金的关系,拿到很好的机会,目前我们没有跟别人竞价,没有拿过地王,我们也拿到了很好的机会。
海尔地产本身的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对每一块土地价值的分析,使得当地政府社会人民得到最好的回报,因此拿到了很多好的机会,也给业界留下很好的作品,我们希望可以拉好车,拉新车和拉快车。在过去一年中,有很多新理念的推出,时间关系无法详细的介绍。
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不是我说的,而是海尔集团的杨绵绵总裁说的,我们的产品要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最基本的是不差,就是品质要好。然后是延伸需求,要做到不错,最终是差异化的需求,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创新。
海尔地产成长模式的创新
企业不是产品的优势,而是商业模式的优势,时间关系不能多讲,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济南的全运村,我记得9月17日绿城集团的执行总裁陈胜华到海尔来拜访我,当天就达成共识,9月30日就签署协议,11月2日拿到土地,11月17日开工,当地没有电、水的情况下,在有效工期1年7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运村的开发,78万平方米的精装修,使我们尝到了甜头,一个项目去年的销售值达到了25亿元,在绿城若干的优秀项目中排在第二、第三位。
产品是项目,是科技集合体、商住集合体。我刚去海尔的时候,有人说卢铿去海尔不会超过6个月,因为无法接受制造业的模式,我目前在海尔已经二年多了,去年做了很大的观念自我颠覆,将原来抵触和不理解,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制造业的管理模式,全面的吸收整合并且应用于海尔地产的管理上,而且尝到了甜头,例如“四证”的取得,一般是6-8个月拿得到,我第一次听说用制造业的方法办证是成都的蓝光,听杨总说的,后来研究了海尔的情况,我们制作了手册,而且跟办四证的官员定了目标,需要五个月内办好证,结果靠我们的手册和激励机制提前10天完成,提前一天奖励6000元,为什么要奖励6000元,当时的资金利息如果多一天是1.2万元,节省一天就奖励一半,实际上将海尔的管理思想用到具体的地产实践中,这也是去年取得四倍成长关键的因素。
我们从海尔冰箱、彩电事业部学习了相关的经验应用于地产部,中国制造业的地产有不少,例如雅戈尔、联想的融创、海信等等,我们希望海尔资源的利用,管理思想的利用,加上海尔地产的创造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第一位。
海尔地产的创新说明了几个问题,海尔选择发展房地产是正确的,制造业是可能做好房地产的,海尔地产一定能够做到与众不同。
青岛作为以前没有出过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城市,我相信会产生中国一流的房地产企业,海尔地产真正的精彩将从今年开始,谢谢大家。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