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地王时代 央企500亿IPO助推“中国泡沫”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12-24 03:36

  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中国建筑为其在下半年短时间内的高速、密集收购土地,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观点网 见习生 梁嘉欣 2009年末,中国仍在上演“土地神话”。央企中国建筑12月23日溢价217%,以37.2亿元拿下上海新江湾城C6地块,楼面价突破3万,创造了新的中国“单价地王”。

  疯狂地王时代的“中国泡沫”

  9月以来,中国建筑旗下中海地产、中建国际、中建地产等,在几个月内频繁参与全国各地土地市场的争夺,并斩获无数。

  9月10日,中海地产以70.06亿的总价竞得上海长风6B、7C地块,地块楼面地价为2.24万元每平米,溢价率129%,为今年其取得的总价最高土地,一度“跻身”2009年中国总价地王。

  10月28日,中海地产力压万科、保利、雅居乐、招商地产等巨头,以38.2亿元的总价拿下佛山千灯湖地块,刷新佛山的新地王。

  10月29日,中海地产联合九龙仓以总价41亿元夺得重庆江北嘴CBD体育公园地块,刷新了今年6月保利地产拍下鸿恩寺地块的38.1亿元记录,成为重庆今年的新总价地王。

  10月30日,中海地产斥资35亿将沈阳著名烂尾楼“荷兰村”01、02号地块收入囊中,并创下沈阳土地交易历史上成交金额最高、土地面积最大的历史记录。连续三日斥资超百亿夺得三处地王,中海的拿地姿态“震撼”业界。

  同日,中海地产经过263轮竞价,以14.64亿元的总价拿下长春长铃地块,创下长春经营性土地出让史上拍卖次数最多、单宗地成交额度最大、住宅用地价格最高三项记录。

  但这还不是结束,11月13日,中海地产以35亿再次在沈阳购入土地,即沈阳车辆厂地块。12月18日,中海又以8.275亿元竞得成都一幅商住用地。

  12月3日,中国建筑旗下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建国际,联合保利兴房地产有限公司以48亿元的总价全部包揽北京奥体南区三地块。其中,中建国际先是分别以17.2亿元、14.7亿元先后摘得3、4号地块。5号地则由中建、保利联合体以16.1亿元摘得。

  12月22日,中海联合保利万科参与中国土地出让史上底价最高的广州亚运城项目竞拍,在业界一致看好的情况下最终失手,被唯一竞争对手富力雅居乐碧桂园联合体以255亿元夺得该地王。

  与中国总价地王失之交臂仅仅一天后,中国建筑反而以37.2亿元的代价成功摘得上海新江湾城C6地块,折合楼面价32484元/平方米,创造新的中国“单价地王”。

  500亿年度最大IPO“助推”

  中国建筑今年7月在A股成功上市,募集资金高达500亿元,成为了今年的全球最大融资额的IPO。通过在资本市场的此次融资,中国建筑为其在下半年短时间内的高速、密集收购土地,奠定了无与伦比坚固的基础。

  根据资料,中国建筑截至11月末土地储备达到4925万平米,累计新增土地储备则1661万平米。其中1-9月份累计新增土地储备770万平米;10-11月份新增土地储备达到891万平米。显然,其10-11月新增土地储备超过了前三季度新增土地储备的总和。

  但令人担忧的是,若房地产在一连串政策的调控之下维持现有水平,甚至倒退,那么今年类似于中国建筑等房企购入的无数“地王”们,出路何在?

  事实上,已有声音警告中国房地产已存在资产泡沫,并正在不断加大。万科董事长王石亦于日前表示,如果一旦泡沫向二、三级城市蔓延开来,中国便会出现像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

  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当时日本市场资金充溢,有人戏言,日本甚至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来。随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长达数十年的惨痛衰退,至今未恢复元气。

  中国现时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在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

发稿:见习编辑 梁嘉欣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