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是一个相对于经济增长,被严重忽视的课题。城市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挂在那里好看就行。
似乎城市永远都是以胜利者的面目出现,也永远都是王者的所在。无所不至的新闻媒体每天都会告诉你纽约发生了什么,虽然事实上你并不关心。大气派的美国电影会让你知道,无论是里维斯还是施瓦辛格,都是洛城高楼丛林里的快手英雄。浪漫的情感剧也更愿意把俊男美女的爱恨缠绵,安排在东京台北的流光溢彩之中。历史告诉你蒋介石崛起于冒险家乐园的上海,而毛泽东最终走进了千年古都的北平城。旅行者向往的是巴黎的浪漫、米兰的时尚,和伦敦的古典。商人更关心的则是纽约、东京的脉搏跳动。国际大师告诉你城市就是未来,近处的偶像是香港,远望的目标在美国、欧洲。面对城市的诱惑,每一个人都无处可逃。
大约10年前的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稀里糊涂开始了在市建委的公务人员生涯。建委是个权力很大的衙门,管辖一批城市建设管理相关的单位,坐在一起开会通称“建委口”。那个时候加快城市化已经是一项基本政策,土地财政也正搞得风风火火。对于城市化,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没有多少概念,只是在学习文件时才知道,原来城市化被称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明了,哪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不是城市林立?虽然直觉上感觉这样的推理可能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差错。刚刚从部队上转业下来的领导经常照着文件说,“经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就是展示这个核心成果最直接的窗口,加快城市化进程,就等于是促进经济发展。
事实上,当你身处于一种系统之中时,你无从感觉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从哪里启动,要往哪里去,过程中都发生了些什么,未来会有怎样的结局。每次开会都在听别人讨论发展,但还是不明白究竟发展是怎么达成的。而在办公室外面的世界里,于无声处之中,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都在扩张。这一切对于这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有时候会想这样的一个问题,但从来也没有找到答案。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宽,新的楼群四处林立,新的地点名称不断出现。地方新闻里总在兴奋地演示新的发展成就,而饮食专栏的记者成为媒体的新贵,每天笑逐颜开地忙于介绍新开张的特色餐厅。这是一个我生活了很多年,却每天都有新鲜事的城市。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从开始时的新鲜兴奋,到了后来对一切的索然无味。每天看着人来人往,案头的文档累起来又退下去,再累起来然后再退下去。日子久了,什么也不愿意想了,一向记忆力很强的我,竟然时常会忘记昨天的事情。但一切不都挺好吗?大家不都在为营养过剩发愁吗?这样的发展有谁不高兴吗?
那一年的冬天很冷。12月下旬的一天,突然接到老同学的电话,一批多年不见的高中同学年底计划聚一聚。很好啊!在工商局的老同学负责找场地,很快有了结果,那是一间位于繁华闹市的高档娱乐场所。那天天色很暗,早早就黑了下来。6到7点之间,所有的人都如约到期了。欢声笑语间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每一个人看起来都非常地意气风发,很多的人都在这个市局、那个省局里面,大家忙着互相交换着名片,做着无所不包的承诺。快到午夜的时候,聚会终于散去。当所有人走到了大厅门外的时候,才发现外面已经是雪花纷飞,白茫茫的一片。在金黄色射灯的强烈照射下,密集的雪花随风飘来飘去煞是好看。有人提议合影留念,于是大家站在台阶上开始做出各种表情和姿势,来记录人生中这一美好的时刻。
可能是由于天寒地冻的缘故,街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在白色的路灯和金色的射灯灯光的交相辉映下,只有看起来灰白色的雪花静静地从天上落下来,风吹在脸上,夹杂着雪粒,直往脖子里灌。几辆在街上游荡的出租车马上冲过来,停在了路边,每一个司机都在透过车窗,期盼地看着这一群意犹未尽的快乐男女。这个时候我无意中注意到,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风雪中正走过来一个中年模样的人,慢慢推着一辆自行车,那是一种很旧式的“二八加重”,自行车后面放着一个不大的筐子。我一边随着人群向着路边走去,一边又看了一眼这个人。由于寒冷的缘故,尽管每一个衣服扣子都已经系的紧紧的,他还是在无意识中不停地移动着两只脚。自行车后架上那个筐子上立一个不大的纸质牌子,上面工工整整写着“丸子”两个字。
我忽然觉得很可笑,这么大冷天,深更半夜的,又是这种地方,谁会来买你的丸子呢?别的人都已经上了车,在等着我。我却有些犹豫了,酒精使头脑有些发热,要不要走走清醒一下?好吧,挥手告别之后,一辆辆车子鱼贯离去了,我准备向着回家的方向漫步过去。一转身,我又看见了那个人,他也正在看着我。一个中规中矩的中年人,嘴微微张了一下,有一些局促不安的表情,最终却没有发出声音来。他大概很明白,这些刚刚酒足饭饱的红男绿女是不会对他的丸子有兴趣的。他开始试图把自行车骑起来,但路上已经积雪了,可能是怕滑倒,他还是决定继续推着自行车走。我跟在他的后面不远处,看着他一步一滑地一只手推着自行车往前走,另一只手还要不时地扶一下后面装着丸子的竹筐。一阵冷风迎面出来,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已经被风雪冷却下来的头脑开始感到越来越强烈的不安,一种怜悯之情突然从心底里涌出来,生活真的艰难到这种地步了吗,大半夜还要在街上叫卖?
我从后面叫住了他。而他看起来很有些疑惑,显然不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丸子什么价?”,“阿…素的两块一斤,肉的三块五,你…买吗?”我点了点头,一边从钱夹里拿出五十块钱。他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笑了一下,“太大了,找不开”。“…不用找了,算我都买了送给你的”,我把钱塞到了他的手里,然后继续向前走了。走出了一段路以后,隐约听见他在后面远处说了声“谢谢啦”。前方是一座快要完工的大楼,以后会是中国银行在本地的分行所在地,那时我曾经参与的项目,投资很大的一个。白天看起来很漂亮的建筑,这个时候看起来像一只冷漠的怪兽蹲在那里,一个个黑洞洞的窗户让人不由得感觉到有些害怕。
半年以后,单位的家属楼完工了。最后还留有一堆建筑垃圾,我自告奋勇和司机一起把这堆垃圾运送去垃圾填埋场。那个地方很远,我也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走了多久,司机把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了过来。没等他开口,司机很熟练的把一张二十块钱的钞票塞到了他手里。那人挥了挥手,我们的车就过去了。“这里不让倾倒建筑垃圾”,司机说。这个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汽车已经行驶在一座垃圾构成的山上。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垃圾山上遍布的以捡垃圾为生的庞大人群。看见有车进来,很多人开始朝这边跑,等后来发现是一车建筑垃圾,就又都悻悻的散去了。就在司机清理垃圾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试图碰碰运气的年轻妇女,她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小孩子。而不远处,还有一群小孩子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在垃圾堆里嬉戏。“你是哪里人?”,“四川人”,“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干这个呢?”,“农村赚不到钱啊”,“做这个能赚钱吗?”,“一个月五六百吧”,“比在家好?”,“嗯”,“不能做别的事情吗,这种环境孩子怎么能行?”,“我们不是城市人,还能做什么呢?”
过了没多久,市政府组织了联合办公室,由各个职能部门派人参加,专门处理旧城改造中的问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跟随工作组奔波于一些待拆迁的破产工厂和老旧居民区之间,去了很多从未去过的地方,也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这座城市最底层的真实面目。而在单位里,我也第一次注意到了办公楼里日渐增多的人群,有拿着光绪年间地契的衣衫破旧的农民,有已经绝望了却还想保持一丝尊严的国营工厂老工人,甚至还有努力保持斯文、努力克制住不大声说话的知识分子。我终于有一点明白,原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按着电视美食节目的推荐,每日游走于食坊乐肆之间,也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居家驾车外出度假山庄。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城市,在一边创造着耀眼经济奇迹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矛盾协调机制,也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出一个被边缘化的、而且在不断扩大的人群,并迅速地吞噬着他们的生存机会,创造出一个绝望的空间。
看起来很奇怪,不是吗?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的膨胀,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贫困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生活品质持续恶化。而且这一现象也是为多数人所忽视的,除非自己或者近亲不幸沦为其中的一员。这就是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内部会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大小城市、地区间会出现资源黑洞效应。这样的问题,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会存在。所不同的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知识界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的城市发展思路提了出尖锐的批评,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使得城市贫困化、社会分化、不均衡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而在发展中世界,尤其是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对于快速城市化会带来的社会问题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还在一味的鼓吹以快速的城市化来催进经济的增长,成为所谓的国际大都市更是很多地方的长期战略目标所在。在南亚和拉美一些国家,过多的资源集中在了少数大城市,造就了辉煌的一面,黑洞效应也直接促成了其他城市、农村的破产,人口单向流动,从而造成了大城市严重的贫民窟现象。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所反映的就是这样的社会背景。
从孙志刚事件,到不久前的孙中界事件,再到今天的潘蓉、唐福珍事件,除了法律上的含义之外,无一不是显示出当城市无限制扩张时,管理者对于特大城市如何治理的束手无策。城市治理是一个相对于经济增长,被严重忽视的课题。城市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挂在那里好看就行。如同一个人一样,城市也有生长发育的节奏和过程。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城市就会无比的复杂。而城市化本身也有着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农民转居民就可以解释。不当的政策刺激,也会导致畸形的发育,也会生出致命的癌细胞,城市也会失去再生的能力。北京上海今天的世界级高房价,已经是资源过分集中、畸形发展的典型证据,北京上海的普通居民已经在付出代价。记得有名人说过,美国每一节铁路砧木的下面,都有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冤魂。而未来在中国城市化没有刹车装置的车轮之下,绝望之地里,还不知道要有多少新鬼。
·薛涌:教育 北大为什么不读不写? 09/12/14
·2009大中华•IFC 环球金融盛典 09/12/14
·选房三大纪律之一:控制风险 09/12/14
·落寞的鸟巢 09/12/14
·华侨城欢乐海岸沪上招商 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