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地产策评:政策决定2010年楼市向左向右

  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家的政策仍然是房地产发展的风向标,说白了,楼市是政策市,政策就是房地产市场旗帜。  

  房价上涨对于炒房或投资的,或者是开发商,或者是地方政府,或者是银行,或者已经购买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愿意听到房价上涨的消息,而准备买房自住的人则希望房价降下来。因此,投资房地产就像妙股票,都在市场做想发一场财富梦。市场理论已经早被国家政策所颠覆,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家宏观政策有一点风吹草动,供求关系成为一道摆设。其实,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家的政策仍然是房地产发展的风向标,说白了,楼市是政策市,政策就是房地产市场旗帜。

  例如,自从2008年11月18日深圳市商业‘限外令’放开,允许香港人、台湾人、澳门人以及境外人士以个人名义在深购置写字楼和商铺后,市场反应热烈,不断有香港人咨询和看物业,开始有部分业主反价或持盘待涨,业内人士预计商用物业的价格将至少上涨10%。深圳产权登记交易中心17日下发通知,“停止执行原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及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深国房2007254号)”。对于17日下发的允许境外人士购买商用物业的通知,深圳产权登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称是“按上级部门规划国土委的指示精神”出台该文件。因此,限外令撤了港客来了,商铺写字楼价至少涨一成。

  例如,22月23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风险管控实际能力、资本充足状况、拨备覆盖达标状况,科学合理安排年底前信贷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投放平稳持续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此外,银监会否认了有关媒体关于“银监会将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规模控制以及对大型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至13%”的传言,表示银监会没有这样的要求。银行信贷在经历了前三季度的突飞猛进之后,近期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规模明显递减。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仅2530亿元,创下了今年单月人民币贷款增量的新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此前表示,贷款投放的大起大落对经济平稳复苏会造成干扰,并给市场信心带来短期冲击。

  例如,“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的优惠房贷利率可能从明年1月起叫停。而政策最早有望在今年11月份公布。”近日,一则关于房贷政策的媒体报道颇受市场关注,并引发种种猜测。尽管央行新闻处的回应含糊其辞,但这已是市场猜测优惠政策退出以来,最为明确的一则报道。去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国家出台了“131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部分优惠明确界定为到2009年12月31日截止。地方政府配套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其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注明的截止日期也定在2009年12月31日。

  大家普遍预计,刺激楼市消费的政策在到期后,肯定会有所弱化,而一些有利于投资的政策可能会被最先叫停,如普通商品房的契税优惠、减免二手房营业税等。在刺激政策退出与否的不确定性之下,市场预期也呈现出多种可能性,房地产业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自2008年10月中国股市跌破1700点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等多个中央机构罕见地同时推出刺激楼市的“一揽子政策”。以此为标志,房地产宏观调控由抑制向扶持全面转型。

  在全面的救市政策刺激下,2009年中国楼市的急速复苏令市场咋舌,成交量屡创新高,市场库存一扫而空。在充裕流动性和投资热情的带动下,地价、房价也一路走高,全国各城市“地王”频出,房价亦再创历史新高。如今,一年时限即将过去,一些救市政策也面临存废选择。市场在“优惠政策退出与否”的不确定性下,再度变得微妙起来。同时,与住房消费优惠政策取消预期一起出现的还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预期。

  在资产价格持续走高并出现泡沫化迹象的背景下,未来的宏观政策将如何定调,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酝酿退出,都备受市场关注。未来两个月,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即将召开,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这或许能够为未来的房地产业的政策制定提供经验与教训。然而,就在房企大肆拿地、房地产开发投资步步增长之时,由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趋势,宏观政策开始出现微调。有业界人士担心,涉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开发商资金的宽松政策或许会终结。

相关文章

·另眼看三藩 09/12/02

·《蜗居》停播 华谊们的资金困局 09/12/02

·贝南克新角色:泡沫斗士 09/12/02

·神秘富商亿元购入深圳4万平方米厂房 09/12/02

·中央经济会议前瞻 预计房产政策不会转向 09/12/0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