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风云录:险资大鳄“战上海”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11-25 03:13

  陆家嘴区域为上海金融机构总部聚集地,位于该区的高端、成熟物业受到各大保险公司的青睐。

  观点网 见习生 邓敏华 在新《保险法》出台,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动产以后,保险资金进入地产行业,收购或建设一线城市CBD区域商业物业的动作愈发频繁,尤其是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太平人寿,以至多6.14亿元的价格收购太平置业旗下上海太平金融大厦作为其总部。

  “战上海”

  事实上,在新《保险法》没有出台,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之前,一些保险巨头已经悄然进入了上海的商业地产市场。

  而陆家嘴区域为上海金融机构总部聚集地,位于该区的高端、成熟物业受到各大保险公司的青睐。

  回溯到1999年,当时上海浦东陆家嘴还处于开发阶段,其金融聚集的功能还没有形成,中国人寿就已经在陆家嘴世纪大道和陆家嘴东路交会处投资开发了中国保险大厦。

  而在去年的7月份,中国保险公司出资24亿元在陆家嘴建造41层太平金融大厦,该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紧邻花旗和金茂大厦,占地面积9259平方米。

  另外,平安保险公司去年也宣布将要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B1-1、B1-4地块,兴建一幢150米高的38层办公大楼,该大厦命名为中国平安金融大厦。

  在11月份,泰康人寿以“自用物业”为名义参与竞拍位于上海小陆家嘴核心区域的浦发大厦100%的股权,与海航置业、复地集团等地产大鳄展开争夺。尽管泰康人寿没有夺得浦发大厦,但是保险机构通过公开市场积极参与地产项目的竞购已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险资路径

  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除了成立信托基金,设立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间接投资以外,更为普遍的是以自用为目的进行收购或者自建物业。

  根据新的《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以自用名义购买的写字楼,只需满足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而不必上报监管部门批准。因此,保险公司以自用名义购买商业物业是其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第一步。

  保险公司以自用为名义的收购行动一般较为低调,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将剩余的物业租出去,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此外还能享受物业升值和租金上涨的收益,借助这些标志性高端物业,宣传自身的形象。

  目前,拥有优质的商业物业的地产企业也成为了险资首选的合作对象。

  根据汇丰控股的报告,中化集团旗下方兴地产被认为是最可能成为当地保险公司的合资企业合伙人。方兴地产在上海拥有金茂大厦、财富广场、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及汇山码头等高端商业物业。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险资进入商业地产项目,可以对商业地产的发展起到支持的作用,能够改善目前商业地产"零售"的混乱局面。

发稿:见习编辑 邓敏华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