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孟买、上海和香港都曾属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势力范围。
我出生在上海,现在在香港工作,这次又来到孟买出差,有时思维忽然间会不由自主地游荡于三个城市过去、现实和对未来的想象之间。
三个有着相似历史的城市,如今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世界的进程不但改变了他们,如今他们也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世界。
下午在泰姬酒店(TajMahalPalace&Tower)的咖啡厅采访英国政府投资公司CDC的一个官员:印度出生,美国读书,现在拿着美国护照,帮英国政府办事,回到印度和地方官员谈判,希望尽可能快也尽可能多地将全球私人资本带到印度发展当地极其薄弱的基础设施、农业耕种和教育事业。
以前不清楚CDC为什麽叫CDC,查了资料才知道始建于1948年的CDC历史上曾有全称CommonwealthDevelopmentCorp(注:中文直译即“联邦发展公司”),其创办初衷就是为帮助英国政府更好发展各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从而确保当地社会稳定,使得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统治能稳固传承。
60多年过去了,全球历史不知翻过多少新章节,这个世界唯一不变恰是这个世界每一天都在改变。结果印度独立了,香港回归了,如今英国最大的汇丰银行都吵着要快点去上海上市。
CDC还在投资印度和其他许多原英属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但是其投资的目的和性质已经和1948年创办时的初衷完全不同。我的那位采访对象眼下带着巨资来印度找本地合作夥伴,用她的话来讲,现在是“百分之百纯粹从商业目的出发”,换言之,CDC和孟买人如今都信奉“生意文化”:商人之间不谈政治,只有交易。
我们在泰姬酒店要了两杯咖啡,拿铁大约是150卢比,卡普奇诺是200卢比,另收10%的服务费。印度货币100卢比大约折合2美元。其实泰姬酒店的咖啡在当地还不算是最贵的,最贵的咖啡可能要数新开的孟买四季酒店(FourSeasonsHotelMumbai),那里一杯拿铁的价钱是350卢比,相当于香港四季酒店的拿铁价格。
孟买当地的工资水平又如何呢?据我的当地朋友介绍说,一个本地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印度本土企业做普通职员,起薪大约100美元,5000卢比不到。如果能够进入好像汇丰银行孟买分行这样的跨国企业做最基本的文员作,月薪大约200美元,这在当地已经可以算是中产阶级入门水平了。如此算来,你就知道孟买四季酒店350卢比一杯拿铁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泰姬酒店和四季酒店这样的消费场所只为两种人开办:一种自然是外国游客,另一种则是印度本地富人。印度有许多富有的本地家族企业,最出名的莫过于塔塔家族(Tata),塔塔对印度经济的重要性好比李嘉诚对香港而言。此外,印度的许多国家机关、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也都很容易跻身富人行列。至于为什麽官员都会那麽有钱,原因在当地早已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其实,去泰姬酒店喝咖啡对当地人来说也不需要像塔塔家族那样超级富裕。
最近几年由于印度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许多外资银行都争相在印度金融中心的孟买招兵买马,从纽约华尔街吸引不少印度“海归”回国为外资银行在印度扩张效力。
许多印度人好像天生对商科、信息技术和应用数学特别有悟性,因此也很擅长从事股票经纪、对冲基金等金融服务职业。美国的许多商学院从来就不少印度留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後在华尔街闯荡一两年,然後拿着类似高盛、摩根这样大行的履历回到孟买,很容易就可以在外资银行的孟买分行混得一份高薪,做到在孟买工作,拿纽约收入,如此一来,这类印度“海归”绝对堪称当地“新富”(newmoney),也自然是许多孟买女孩子梦寐以求的“金龟婿”。
许多“新富”都是表面上高谈阔论,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印度牛市喝彩,尽管今年印度股市早已上涨70%有余。我在印度采访期间问一个从华尔街归来的印度“海归派”基金经理:“印度股市还能涨多久?”他笑笑说:“天知道,天空才是它的极限(Skyisthelimit)。"
我在从香港去孟买的国泰航班上看过一个纪录片《TheGreatCrashOf1929》(1929年大崩盘),讲的是1929年秋天美国股市崩盘,进而引发上世纪30年代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记得片中曾讲到,当时许多投资者也可谓“牛气冲天”,试想一个在华尔街靠擦皮鞋为生的街头小贩因为常能轻松打听到所谓内幕消息,借钱炒股成功,由此被奉为当年美国股民心中的超级偶像。
私底下,一个印度基金经理坦言,如今市场里人心浮躁,人人都想赚所谓的“快钱”。虽然印度按人口计算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政权,但因为国家机关庞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有时互相扶持,有时也互相抑制,从而也催生出印度民主政治极其官僚、拖沓的特点,使得许多经济推进方案和基础设施项目总是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尽管存在诸多执政难题,印度的经济实力如今在全亚洲排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而日本和中国则分别排名全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有学者预计,中国今年很可能会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至于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全球经济排名早在几年前就被中国甩在了後面。我的印度朋友说,当年中国赶超英国经济的新闻曾经在印度社会上下造成不小震撼,要知道印度几代人都生活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可谓满怀敬意。
虽然许多印度人不太认同中国的政治体系,但有更多印度人认可北京政府的办事效率。一些可能被中国官员认为“根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比如前几年在中国大小城市可谓轰轰烈烈的“动拆迁”工程,在印度却可能变成连总理都不敢轻易拍板的天大难题,这也是为什麽在印度第一大城市的孟买,当地政府连续好几年都高喊口号要清理城市环境,但如今还是几乎到处可见“贫民窟”(slum)。
·龙湖11月2日路演 集资至少8亿美元 09/10/27
·远洋地产百亿投资杭州大运河商务区 09/10/27
·底特律:工业文明的逝去 09/10/27
·GODIVA限量圣诞节系巧克力 09/10/27
·保利7亿获花都马溪村地块 碧桂园未举牌 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