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市之后的宝龙商业模式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10-20 00:32

  “我们上市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这是我们的转折点,是我们很好的一个进入资本市场的跳板。” 

  港股新军宝龙集团上市的历程充满了诸多的故事。原定10月9日挂牌的宝龙因认购不足被迫将IPO的日期推迟到10月14日,而发行价和集资规模也有不少的缩减。

  事实证明,宝龙的退让获得了值得的回报,14日,宝龙终于顺利挂牌成功。

  10月15日,观点新媒体采访了宝龙集团副总裁林峰利先生,林峰利回顾了这个对宝龙来说充满变数的国庆假日。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国庆期间,香港资本市场意外遇冷,宝龙也被迫推延了上市日期,当时,宝龙的招股价也降到了2.75港元,上市融资金融也减少近一半,这是为了能上市而作出的让步吗?

林峰利

宝龙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林峰利

  林峰利:我们不觉得这是让步。从老板的意思来讲是这样的,发行有三个段落,一个是比较高的,一个比较低,还有就是在中间的。主要是考虑到投资者,大多数投资者也是配合了很多年的投资的公司,包括很多香港的公司。从许先生的角度考虑是给大家一个回报,而不仅仅是上市。所以在上市之前才决定按比较低的发行价去上市。

  观点新媒体:看到今年国庆期间香港资本市场的变化,是不是特别担心?

  林峰利:这肯定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除了上市更大的意义是通过上市而进入资本市场。因为商业地产的运作将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自己持有,而持有就涉及到规模化发展。自己持有商业物业,需要不断去开发新的项目,扩大规模,最重要的就是资金。

  我们上市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这是我们的转折点,是我们很好的一个进入资本市场的跳板。

  观点新媒体:其中国内已经有一些知名做商业地产的公司,比如SOHO、万达,那么宝龙的商业地产的模式和竞争力是什么呢?

  林峰利:我应该说,宝龙集团的老板许健康先生很有魄力,也很有眼光。在7年前介入商业地产,而且就把目标定在二三线城市去发展,就有其过人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这两年很多商业地产及商业综合体都从一线的大都市开始发展到二三线城市的城镇化建设,这是这几年才有的。

  我们也通过这几年的运作,从最早的福州到郑州、青岛、无锡,包括我们现在在一些三线城市甚至可以说是四线城市比如宿迁、盐城,新一代的城市广场的模式,也是看准了这些三四线城市未来的城市进程这样的趋势。

  观点新媒体:但是在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发展商业地产和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应该有很大不同吧?

  林峰利:的确是很大不同。大多数商业地产在前几年接触的主要还是一线城市及一些二线城市。他们拿地就是在商业的成熟区,或者本身就是商业的繁华区,我们拿地却是在新城的中心、宝龙拿地的概念是打造新城商业中心这样的定位,我们拿的都是一些开发区。这些区域的发展前景比较可观,因为才刚刚开始起步。这些区域土地的成本比较低,市政的配套比较交通等等,还是比较完善。而一些老的二线城市,在传统的商业区会出现市政设施跟不上,我们在新区拿地会有这样的优势。

  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短期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成熟,相对来说人气不那么旺,需要投资商有一个培育期,但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就很大。

  观点新媒体:这种培育期需要几年的时间呢?

  林峰利:不一定。看城市和区域,一般三到五年不等。

发稿:武瑾莹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