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趋势——全球复苏与中国调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10-15 11:46
评论
2009年10月15日,观点新媒体主办的“2009城市观点论坛西安行·全球复苏与中国调控下的房地产”正式开幕。在会上,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先生发表了题为《趋势——全球复苏与中国调控》的演讲。
以下为陶冬先生演讲的全文实录: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古城西安相聚,就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形势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全球经济似乎有一个复苏的迹象,这个复苏到底是什么形状?是V型还是U型,是L型还是W型?我觉得经济学家太缺少想象的空间,英语总共就26个字母,怎么能够完全的表达出全球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的趋势。在我看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坏时间已经过去,我们的金融体系离被打回石器时代只差一步之遥,但这个极其痛苦、极其危险的时间已经过去,人们的行为在开始正常化,这个就带来了我们经济复苏中间V型的一点小的反弹,由于行为正常化出现的V型的前一段底部的反弹。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的是U型的另外一个,那是因为实际上的经济复苏要远远慢过金融资产的复苏,而这个需要相当长的时间。V型和U型之争,实际上取决于你怎么想问题,你怎么看问题,如果我们把同一个数据,这里面我列出来的是美国耐用消费品名单,这个是在全球里面用的相当多的数字,如果我们要去用同比增长变化的看,也就是我这个图的右手边,明显可以看到一个V型的反弹,换句话说在极其震撼的经济形势下面,在区域年的第四季度几乎没有人敢消费,几乎没有银行敢借钱,几乎没有企业敢投资。在这种极其极端的行为之下,任何一点复苏都可能带来一个,从比喻方面来讲的一个V型反弹。如果我们要是用实际金额来算的话,我们不过是在很低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复苏的迹象,但是比起我们过去的类似天堂般的日子来讲,还相距甚远,换句话说V型也好L型也好,这都是基础学家造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造不出来的,那就是就业。当我刚刚入行的时候,我的老板,今天我们的全球经济师告诉我,说他刚刚入行的时候,他的老板告诉他一句话,“当你对于经济形势看不清楚的时候,不要看那些指标,太多的指标你看不过来,只看一个指标,就是就业”。当就业真正复苏的时候,那就是经济复苏的时候,当就业没有真正复苏的时候,今天你的消费情绪可能高涨,今天你可以对于房地产非常的看好,但是如果你明天没有工作,你今天所有的信息可以在一夜之间消失,而这个恰恰是今天美国的经济形势、欧洲的经济形势。如果我们看美国的非农业就业情况,从2009年底部第一季度出现明显向上的迹象,但是看横轴那个地方是零,当我们回到零的时候,那时候就业不是被摧毁,而是有新的就业机会产生,尽管在过去几个月就业出现了相当大的情况,没有这么坏,但是依然还是坏,哪怕反弹了这么多,你回过头去看我们过去40年的情况,哪怕是今天就业被摧毁掉的情况,也相当于过去40年里面最坏的情况。
全球的GDP有复苏的迹象,但是在今后三、四个季度,这是一个没有就业的经济复苏;这是一个没有信贷的经济复苏,真正的经济复苏恐怕还要搞那么几个季度才能够真正的出现,这个是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V型的一开始,那是人们极端行为的正常化过程,而下面一个真正起来的就是就业的复苏、信贷的复苏,这种复苏的速度根本就不可能是V型的反弹。但是也有一个好消息,各国的央行全疯了,这是美国的流动性,这前面两个小点就是流行动刚跳起来了一点,在2005年的时候,央行大规模的流动性,我们看在平缓的线上,这些流动性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美国的资金流动性,这是小巫见大巫,今天我们的流动性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公元400年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天主教徒,他叫圣奥斯丁,他过去是一个浪子,沉浸在纵欲之中,之后他希望变好,他希望变成一个天主教徒,那天晚上他向上帝祈祷,说主啊,赐予我力量,赐予我自制,但是我的这些美好的行为最好明天才开始,迟一点再开始,这个恰恰是勃兰特今天向上帝的祷告,我要做一个好的有自律的央行行长,但是这些事情咱们以后再做,今天我要的是经济的复苏、我要的是世俗的快乐,我要的是整体经济的复苏,哪怕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哪怕这意味着流动性的失控,而这个恰恰是今后6—12个月全世界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流动性泛滥。这一轮央行对于经济刺激措施的传统工具全部失效,正常情况之下,央行减息,银行开始信贷,实体经济企业开始投资,就业开始产生,这一轮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银行不愿意借钱,传统的政策、传统机制在中间被断裂开了,在央行和银行之间流动性泛滥,在银行和实体经济中间看不见流动性。为了避免这种阻塞现象,央行不得已搞了一个“心脏搭桥手术”,通过第二个渠道把流动性输入到经济中间,那就叫市场,由于这不是一个传统的渠道,所以央行需要采取比平常多得多的流动性才能够把经济流动起来,而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金泛滥,推动一个流动性驱动的金融资产价格的爆发,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如果我们看货币政策的话,这是美国利率的曲线,有一个人发明了一个叫做泰勒曲线,对于这种曲线格林斯潘是认同的,在本世纪初勃兰特也是认同的,这绿这块制造出来的是过渡流动性,我们现在看到这种情况,我认为联储在明年利率之前不会上升,而实际上优化的利率也应该上升。换句话说,在今后几个月我们所能够见到的就是勃兰特制造出和当年格林斯潘一样的绿色地带,换句话说流动性问题会在全世界进一步流动。
对于全球形势简单的概括就是经济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V型正常化所带来了反弹已经产生,但是下面由于就业没有办法真正复苏,我们相信消费起不来,这个所带来的情况,就是利率还会持续维持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尽管经济的复苏比较慢,但是金融资产价格我认为在今后还有进一步大幅度的上涨空间,这就是央行没有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中国经济我想先讲一句话,全世界的央行都在救市,中国的政府也在救市,全世界的央行中间将几万亿美元的资金扔到了一个叫金融的黑洞里,这些钱扔进去打水漂了,就见不着了,中国这次把上千亿人民币的资金,以产业振兴计划的名义放到了工业中间。我不敢告诉你哪一天这个危机会结束,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这个危机结束之后的某一天,中国的汽车业、中国的造船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中国的钢铁业、中国的化工业它的全球竞争能力,人们会突然发现,又大大的进了一步。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把如此多的国家资源奉送给产业的话,全世界的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破产。我相信尽管短期我们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经济的确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是这一轮经济明显的胜利者。但是中国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流动性过剩,中国人民银行干的事情和全世界人民银行干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是世界多数地方的银行,由于他们的帐面坏掉,资本金遭到重创,他们不愿意借钱,换句话说资金的流动速度在放慢,一个上一个下在世界其他地方就被综合掉了。只有我们中国银行没事,愿意借钱,而且大大的在借钱,当你的货币在向上走,你的转速也在向上走的时候,信贷失控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前9个月,中国的银行一口气借出去了8.7万亿,在共和国历史上最多的新增贷款是5万亿,今年会翻一番,如果我们看新增贷款GDP的比例的话,这个不仅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的,在人类的历史上都没有过。
我们对于短期房地产市场我看好,我认为房价会往上走,对整体的东西还是看好,今后3—6个月,最近市场出现一个重大的情况是房价基本上还是往上走的,但是城乡的大幅度向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有人认为这是市场中间大家有一个观望态度,的确不排除在二级市场有观望的态度,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永远是被一级市场拉动的,而今天中国市场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房源不足,2008年前6个月没有人建房子,后6个月当市场旺起来的时候,但是回头看看自己的房源数量已经明显了减少了。我们现在的估算,今天中国的可销售房源,或者说住房的库存数量大约是销售5个月的数字,和一年前房地产最黑暗的时期相比今天的房源已经严重不足,房地产的调控还远远不足。但是房子的需要有一个建设周期,在这个建设周期真正拉起来之前,我认为房源不足一级市场相对成交缓慢这个趋势没有办法真正的改变,而这个情况我相信今后几个月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资金的供应量却是在暴增,中国的银行恨不得拿把枪指着大企业说,“你拿我的钱,如果你今天不从我这儿借钱,你以后都不要敲我的门了”。大企业手中有大把的钱,大家看看实体经济需求还没有真正的起来,产能过剩的现象没有的严重,他不敢投资,把钱放在银行,看银行的储蓄利率几乎为零。在过去的三个月中间,中国最共有48块“地王”天价拍卖,其中有70%不是开发商,而是中国的央企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华共和国的长子,号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的企业纷纷的把钱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实体资金趋向虚拟经济,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可怕的经济,也是最终迫使经济不得不在房地产市场拿出一轮新调控的最大因素,因为这种情况在80年代中期,日本曾经出现过,如果搞不好,我们很可能陷到80年代日本式的泡沫经济中。这是不是意味着调控很快就会出来,我认为不是。假象一下中国经济是一块冷冻食品,你把冷冻食品从冰柜里刚刚拿出来的时候用最大的温度加温,什么结果,这食品中间的一部分熟了,这个实、那个虚,房地产汽车销售火爆,但是这个食品核心部分还是冻的,那是出口,那是就业,而这个食品最外围的表层糊了,那叫资产价,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大声疾呼我说着火了,这个表皮着起来了,作为开发商的各位如坐针毡不知道上面的斧子什么时候掉下来。大家转变一下角色,如果你坐在总理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经济学家看到的是资产价格,政治家最关心的是什么?社会稳定,就业。在出口出现明显的可持续复苏之前,在就业问题得到明显的可持续的解决之前,我认为会有各种各样小的方法出台,但是大的格局是不敢收。
我们看到各种各样小的措施出来,银行每个月新增数量有所下降,大家对此也认为这是调控的开始,错了,这不是调控。中国经济这个杯子里面已经灌满了水,这个时候你倒四千亿进去,还是1.5万亿进去,都是溢出来的,中国经济所需要的仅仅是从这个杯子里面抽一点水出来,而不是继续放水进去,因为这个杯子早就满了。今天我们会不会看到一个新增贷款出了负数,不会。二次房的贷款明显在收紧,但是现在许多城市买房子70%是现金支付,所以我认为短期仍然是在泛滥的基础上运作。我个人认为2010年当中国的出口开始站稳,当实业经济虚拟化的这个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当总理也开始担心资产泡沫的时候,房地产的调整就会开始,而现在大家开发商夜以继日赶着造房子,当这些房子同时涌现市场的时候,新一轮房地产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相信房地产2010年做的事情是2008年没有做完的事情,换句话说是把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被打断的房地产调整会重新持续下去。所有的央行盯的都是CPI,有意无意把资产价格上涨放小一点,所以全世界在回收流动性上面一定会添时,这个可能对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带来助涨的作用,但是最终我们一定会面临大规模利率的上涨,如果你今天作为发展商,我恭喜你还会有几个月的好日子过,但是今年千万不要把杠杆拉的太高,把借贷拉的太深,一旦中国经济环境改善之后,货币环境正常化、利率正常化之后,很可能在两年之内利率上涨3%,甚至更多。一开始那2%不叫加息,叫利率水平正常化,所以今天的利率水平对于你来讲,这是上帝送给你的,到时候上帝会收回来,要记住利率水平正常化,你想赚钱可以,但是切记要留下利率上升的运作空间。
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双位数的增长,我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就会出现一个双位数的增长,但是这个是不可持续的,但是真正的双位数的增长是被超级因素拉动起来的。在2003年—2007年的5年中间,中国连续五年出现了双位数增长,这是由两个超级因素带动的,第一个超级因素叫做WTO,中国加入WTO,贸易顺差爆炸性的增长、流动性爆炸性的增长、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就叫超级因素,今天我们看不到类似一个WTO的超级因素。第二个超级因素叫房地产热,房地产拉动了56个行业同时向上走,这个触发了人类历史上都没出现过的向上走,但是比起前几年的波澜的房地产热,今天见不着了。在中国出现一个新的超级因素之前,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8%—10%之间,可能有个别季度超过10%,但是真正持续的10%以上增长我认为需要一个新的超级因素。这一轮经济危机意味着美国人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意味着中国增长模式的过程,过去我们拼命制造东西卖给美国人而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由此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需要寻求一个新的内部产生的增长动力,认为城市可以提供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是下一个超级因素恐怕要来自于农村的消费,而这个根基来自于农村的农地改革,这个过程一定会相当缓慢,我相信在今后两到三年都不可能真正成为中国消费的一个拉动因素,但是这是中国四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可以把土地使用权抵押出去做信贷。某一天你会发现农民甲把农第拿到农村信用社去抵押,农民乙会把土地拿出去抵押,开一个摩托车修理店,这个就形成了新的中国农业农村工业化过程,这是一个全新的增长模式,这个模式能不能够成功,我不敢讲,但是如果这个模式成功,这就是一个震撼性的带动全中国经济,带动全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超级因素,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因素是不小的,当农村从来没有一点信贷的时候,真的调一点信贷出去,这个带来的周转连锁反应我认为是相当好的。土地改革的速度一定慢,因为中国要避免俄罗斯在上个世纪末做出的事情,叶利钦一口气把俄罗斯所有的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每个俄罗斯人都拿到了股票,俄罗斯人不知道股票是什么玩意儿,所以全把那张纸拿出去换成伏特加酒喝了,这个给俄罗斯国有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中国要防止这种情况,农民如果要是失去卖掉的土地找到工作的话,中国会出新的陈胜吴广,如果这些土地能够盘活,真正给农村带来信贷、带来资金,我们将面临一场新的消费革命。如果四亿五千万的城市会有一个房地产业,给中国带来了五年双位数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是举轻若重的。
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认为中国会占全球消费的21%,美国会占全球消费的20%,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这个时候中国的收入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美国消费者驱杠杆加在一起的共同情况。10年前中国的大趋势是什么?一个是出口热,一个是通缩,这两项对于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对于全世界经济都带来巨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的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亚洲金融危机大不大,10年以后再看,这不过是历史浪潮中间的一个浪花,噪音,朱镕基总理当时的宏观调控大不大,大,但是回过头看,这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噪音,5年以前中国的大趋势是什么?一个是房地产热,第二个是WTO,在这个过程中间也有许多噪音,石油价格从20块钱跳到140块钱,又回到70块钱,再回到40块钱,这叫噪音,温家宝总理每年搞一个宏观调控,那叫噪音。今后的10年,中国的大趋势是什么?第一个是经济的转移,由出口向消费的转移,这不仅对于我们来讲,对于消费是一个重大的商机,还可能带来许许多多其他的变化,如果要是中国经济出现消费这样的大波,而不是出口的话,人民币汇率就会答复上升。第二,中国的大幕已经掀起,过去把所有的钱全部集中在国家,然后扔到房地产这条道路已经结束,今后中国的投资机会不仅仅在西安的房地产,中国的资金汇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去,你能比他早走一步,这个对你来讲就是商机。谢谢大家。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