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着雨,我和我gf在外面逛,忽然我觉得一起来个雨中舞会很有情调。当我抱起她转圈圈的时候,把她的头甩到了电线杆上。于是我被甩了。FML。
今天我带着我5岁的儿子去理发店。他剪完了以后,我对理发师说:“既然我已经来了,也顺便给我修一修吧。”这时我儿子忽然用全屋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叫:“爸爸!你不需要剪头发!你需要更多头发!”FML。
诸如此类,近期在网上忽然出现了很多小段子,统统来自一个叫做FML的网站。FML是英文F**k my life的缩写,意思大致是“我的人生烂透了”。网站专门收集网友的糗事,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评分,把尴尬和狼狈当成了招牌。而这些糗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开头的“今天”和文末的“FML”。
在国外流行了一阵子之后,FML也进入了中国网民的视野。现在有国内网站(譬如“煎蛋”)定期挑选翻译FML的糗事。当然,也出现了模仿者。爱看FML糗事的网民,喊出了“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口号。
其实大谈自己糗事并非FML首创。最早,程序员们有个叫bash的简约站点,里面贴的全是聊天室里的尴尬对话;后来,中国也有一个叫“糗事百科”的网站,采用类似digg的模式,把网友的糗事分门别类挂在城门上。在FML走红之后,国内外又都有模仿者。谁都喜欢看别人的笑话。
大家都在烦什么?打开运营已经好几年的糗事百科和郁闷网(FML的新晋模仿者),跟FML比较一下,不得不承认还是后者的段子质量普遍比较高。中西方的“笑点”(当然这些网站未必是为了让你发笑才被开发出来的)似乎差异很大,在FML抒发自己悲愤心情的人大多更具自嘲心态一些。在糗事百科,常见一些在网上被传诵了很久的段子,郁闷网则似乎有向微博客和SNS过渡的趋势。
除了普遍的自嘲精神之外,FML糗事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群广,糗事涵盖面广。国内同类网站的用户则多为年轻网民,故事的路线和背景相对比较单一。FML多的是青少年男女闹的笑话,但也有爸爸妈妈的故事。比如一个警察,因为超速给一个司机开了40美元罚单,后来发现对方是自己监管部门的领导,最终他因为当天没有穿醒目的背心,被扣了300多块钱工资。
另外要提一句的是,FML的发展路线也可以供很多新网站参考。该网站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累积用户的阶段。后来,他们推出了一个手机专用页面,让用手机撰写和观看糗事的读者获得更快的连接速度和更有效率的布局。几个月以前,他们又推出了两个版本的iPhone应用程序,大幅度改进并丰富了阅读方式。免费版软件中的广告和收费版软件的销售收入又可以用来弥补网站开支。浏览器版-手机浏览器版-免费软件版-收费软件版的路线,恐怕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小型网站的标准发展路线图吧。
·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包豪斯 09/10/08
·何镜堂 整个社会推着我往前走 09/09/27
·谁在影响中国时尚? 09/09/26
·全力促进增长 推动平衡发展 09/09/26
·和陌生人没话说? 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