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房企融资潮:可能到来的疯狂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9-21 00:53

  当民营房地产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的时候,我们很难评估这些资金可能对土地市场产生的影响。

  观点网 邬琼 2009年的秋天,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已经成为一个滥觞的话题。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尤其如此。

  事实上,在政府的引导之下,房地产融资高潮尚未到来。从任何角度而言,在大多数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当中,中国房地产行业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的廉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短期的预期中,这是一个极好的投机市场。

  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浪潮本身是旧模式的延续,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在2008年上市失败的企业重启上市。这一次,他们信心十足,因为不再有任何理由使他们认为即将到来的上市是一次风险极大的赌博,哪怕他们此时并不缺钱。

  接下来我们可能面对的房地产民营企业的上市浪潮似乎更像是一种对心理需求的弥补。2007年,他们将自己的规模鼓胀得过大,于是在接下来的2008年里,他们几乎输掉了一切,这其中包括尊严。

  一种可以理解的态度是,2007年和2008年的市场跌宕一方面让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也同样使得中国房地产企业在经历10年的发展之后,产生了心理上的失衡。然而,企业融资本身与尊严无关。

  我们应该看到的2009年的融资环境与融资需求与2007年产生了极大的不同。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对于企业发展本身到底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暂时很难下出定论,但是我们宁可相信,在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最为疯狂的时刻还未到来。

  2009年率先进入土地市场的并非民营企业而是国有企业,原因是国有企业在新一轮融资浪潮当中,依托政府支持的信贷优势率先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当民营房地产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的时候,我们很难评估这些资金可能对土地市场产生的影响。

  将今天的情况与2007年的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2007年资本市场活跃的同时土地市场也活跃,那一轮土地市场上的狂热基本上是上市企业在顺利融资后进行的市场争夺战。而2009年的情况则是,当上市企业抑或是预备上市企业还没获得足够的融资的时候,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在挥霍手中的低成本资金。

  所以,我们相信现实的情况更像2006年而非2007年,尽管在各种销售数据上,2009年的水平基本与2007年相当。事实上,在2009年上半年销售速度开始加快之后,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而言,他们并没有补充到足够的土地储备,这种土地储备的需求会在2010年集中释放。

  而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过2008年的市场调整之后,无论是在经营思路与发展模式上仍未产生根本的变化,这意味着,同一逻辑的市场曲线可能会重演。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