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地王之下的傻瓜和聪明人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9-14 01:25

  长风地王的出炉揭开了中海的“秘密”。也许,与万科的相比,中海是慢了一拍,但凭借中海向来的稳健风格,这并不值得奇怪。

  观点网 徐耀辉 本周,中海抢下了位于上海的中国新地王。只用了一个下午,中海地产就将本属于自己的“荣光”全部抢回。沉默得太久的中海几乎已经让人们忘记了其在中国地产业的“地位与尊严”。

  在多数人看来,中海与万科是并行的双子星,都是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相对于万科的风波不断,中海给人的感觉则是沉稳而且冷静。作为国有企业,中海显得很“另类”,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海已经是一个极度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在97金融风暴中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它习惯以沉默来表现它的风格。

  以至于,当中海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十个月时间里未曾拿到一块土地时,我们习惯于用中海的“沉默”风格去解释其原因。虽然我们都未曾忽略,在2009年前8个月里,中海的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39.7亿港元,同比增长了80%。中海似乎在“闷声发大财”,在一声不吭地拼命卖房子。

  也正因为如此,中海的举动才显得让人难以置信。中海选择如此时机豪掷70亿抢入“地王”,与其一贯以来的“沉默”背道而驰,是什么让中海如此“疯狂”?

  显然,中海上乘的销售业绩并不能解释中海忽然的“冲动”:因为这并非其第一次取得佳绩。我们隐隐猜测的答案是:隐藏在中海背后的中国建筑。

  作为中海的母公司,中国建筑在上半年抢占了所有制高点,因为其500亿的超级IPO终于成行。

  500亿的融资规模,虽然让混迹资本市场的任何人都张大了嘴巴,但应该没有多少人感到意外。“中字头”的IPO及再融资从来都是“一切皆有可能”。而根据招股书,中海地产在500亿中能获得大约100亿的资金投入。

  7月29日,中国建筑IPO上市成功;一周后,在中海2009半年报业绩会上,董事局主席孔庆平表态:“我们决不会为了土地而去拼命。”孔庆平试图用自己的语言去“掩饰”中海即将到来的大动作。

  在重庆召开的2009西部机会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孔庆平依旧提醒同行:“2008年的痛苦很短暂,但是不要忘得太快。”一切还是中海的风格。

  而在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的言语之间,却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中海对于土地的极度渴望。“现在中国海外正在积极的推进当中,他们有一个计划,今年全年拿地不会少过400万平方米”。

  在孙文杰的解释当中,我们看到了中海半年零拿地的另一个答案:等待中的收购机会与中海擦肩而过。细心人会发现,这与万科在今年5月份对拿地的表态何其相似!

  长风地王的出炉揭开了中海的“秘密”。也许,与万科的相比,中海是慢了一拍,但凭借中海向来的稳健风格,这并不值得奇怪。值得担忧是,中海是不是真正的当了一回傻瓜?

  这个质疑来源于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一位嘉宾为地王做的注解。“凡是买了地王的,大半都是后悔的,历史都证明他们是傻瓜,不是聪明人。”

发稿:徐耀辉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