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新传 孙宏斌再启上市梦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9-07 01:43

  孙宏斌能否赶上最后一趟“末班车”,一扫当年将顺驰拱手于人的失意?市场拭目以待。

  观点网 陈小丽 随着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回暖,卖掉顺驰并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的孙宏斌重战资本市场传言再度泛起,近日,有报道称其将携融创今年年底赴港上市。

  重启上市

  据称,孙宏斌旗下的融创正在筹备于今年年底前上市,欲募资3亿至5亿美元(约23.4至39亿港元),保荐人为瑞银及德银。

  “IPO大门的重启,很多开发商纷纷排队扎堆要赶海外上市末班车,市场是否能接纳这么多有待观察,如果按照目前形势,融创要在今年年底实现上市计划成功几率不大。”业内人士表示,融创上市的消息由来已久,但是在没有看到公文之前关于其准备重启上市日程的消息都只是市场的猜测,

  对于该消息,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的融创相关人士则表示“不清楚,也不知道”,同时表示不便就此发表任何言论。

  事实上,孙宏斌的融创上市之路与顺驰一样饱经波折,随着顺驰的轰然倒塌,孙宏斌将梦想寄托到了融创身上,而实际上,在融创成立之初,孙宏斌曾宣布过自己的蓝图——“打造两个百亿级上市公司,做东北、西南地区开发行业的绝对第一。”

  2005年之后,回归融创的孙宏斌开始对融创着手重组,通过股权置换方式,对旗下包括天津融创奥城、天津融创置地、重庆奥园、北京首钢融创、重庆渝能、天津翔地以及无锡公司等子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同时,整个公司进行裁员“瘦身”,融创上市消息开始在坊间传开。

  2006年,融创的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称,融创将在三年内争取实现上市,上市地点可能在香港。不过对于融创的资产构成评估值一直不为外界所知。

  2007年,融创上市的迹象初显端倪,当时就有传闻称融创已经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获得雷曼兄弟2亿美元的投资,接着筹备赴港上市,计划集资3至4亿美元,不过当时,关于上市问题融创方面一直缄口不谈。

  2008年7月底,融创赴港IPO再次被市场热炒,有报道称,融创将于2008年年底前首次在香港公开发行,但鉴于市况变化,计划的集资额将由年初3至4亿美元削减至2亿美元。岂料股市急转直下,雷曼兄弟更在金融危机中应声倒下,融创上市计划搁浅。

  随后,低调的孙宏斌站到媒体闪灯光前澄清:“融创上市是谣传,融创不会选择上市,融创并不缺钱。”尽管彼时的孙宏斌否定上市,但是其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分析人士猜测:“败走顺驰的孙总越来越谨慎,或许融创尚未到上市成熟时机。”

  让市场所料不及的是,孙宏斌话音刚落,便在土地市场上隆重登场,以逾20亿元的价格将2008年下半年以来北京最贵一地块收入囊中,市场依稀传来惊呼:孙宏斌回来了。

  潜力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融创于2003年成立,主要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重庆、无锡及苏州等地,业务涵盖经营住宅、商业、酒店式公寓、写字楼及别墅开发,多年开发的楼面230万平方米,现时仍持有土地储备约570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融创的销售一直不错,每个项目销售都取得不少于10亿元收入,另外融创拥有大量优质土地储备,只要融资顺利,对投资者还是具有很强吸引力。”有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金融危机下全球金融业的调整,房地产行业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融创赴港上市势在必然,孙宏斌显然是在等待适合的时机“出手”。

  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及楼市趋稳下的影响,房企已加快赴港上市步伐。前不久,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在观点新媒体主办的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有不下20家的内资房企在等待香港上市,下半年融资额度或超过2007年全年,达到80亿-100亿美元的规模。

  “尽管目前市场以及行业形势已经大为好转,但相对于那些内部存在问题需要解决的公司而已,重新启动IPO并成功实现上市仍然存在诸多暗礁。”也有人士表示,孙宏斌能否赶上最后一趟“末班车”,一扫当年将顺驰拱手于人的失意?市场拭目以待。

发稿:陈小丽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