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们对“海平面上升”这一概念的理解其实也存在不少误区。在测量海平面高度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喜马拉雅山所在的南亚大陆,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地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的作用,南亚大陆会逐渐被抬高,而海平面的高度反而降低了。因此观察海平面高度的变化不能只关注气候变暖这一项。
别看马尔代夫水清沙细,但其实它的海底是厚重的石灰石,由无数代包括珊瑚虫在内的海洋微生物的骨骼组成,几乎牢不可破。健壮的珊瑚礁能够自我向上生长并抵消海平面的升高,但如果海洋温度升得太高,为珊瑚虫提供营养的共生藻类将死亡,从而影响珊瑚虫的生长。对珊瑚礁来说,温度上升是很危险的信号。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造成了一股海洋暖流,几乎是“漂洗”了马尔代夫的珊瑚。一些科学家认为,只要海底珊瑚的繁殖速度能够赶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马尔代夫就有救。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马尔代夫政府2002年在首都马累的周边地区建立起海堤及防浪堤,并明令禁止村民开采珊瑚礁,希望以此增强城市的生存能力。对于总统纳希德的整体搬迁计划,肯齐认为是“一种政治武器”。在肯齐看来,如此高调谈论整体搬迁会让人们忽视了真正应该做的环保工作,比如如何保护这些岛屿的科学研究。
“碳中和”国家
被吞噬还是逃离作为世界上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继哥斯达黎加、新西兰、摩纳哥、冰岛、纽埃以及挪威之后,马尔代夫今年3月成为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带头发起的“气候中和网络”组织的第7个成员国。随后,总统纳希德就向公众宣布,马尔代夫将利用1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的国家。
所谓“碳中和”,是指人们通过植树、增加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或实施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达到缓解全球变暖的目的。按照纳希德的计划,马尔代夫将在“十年内从使用石油转变为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但是,要实现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变”不是容易的事情。对此,纳希德表示:“在本世纪末就将被全部淹没的残酷现实面前,马尔代夫只有一个选择。实现环保可能得花很多钱,但是拒不采取行动将会让我们失去整个地球。”马尔代夫政府正在与国际气候和能源专家密切合作,制定“碳中和”的生态计划。从矿物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彻底变革,是该生态计划的关键所在。这个计划每年花费的成本接近1亿美元。如果实施顺利,该计划10年之内就能有回报。届时马尔代夫将不再要进口石油。
正如纳希德总统所说:“既然人类可以在月球上行走,那么我们就能团结起来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二氧化碳。如果今天人们不能救马尔代夫,那么明天我们就可能来不及去救伦敦、纽约或是香港。”
·南靖土楼一日游 09/07/26
·中国建筑八年 500亿IPO功成 09/07/24
·重庆旧城改造 万达广场“还建房”之困 09/07/24
·官方:倒楼业主都曾现身 不存在首付过低 09/07/24
·老城保护剩下最后的机会 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