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明信片和旅游资料上的马尔代夫是那么引人入胜,似乎是每个人的梦想天堂,但风光的背后却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土地流失危机。天堂岛国马尔代夫正面临被海水吞噬的局面,而这里的人们也将成为全球首批“气候难民”。为防止将来马尔代夫人流离失所,马尔代夫总统正计划购买一块新的国土,实施举国搬迁的大计。

  马尔代夫现有人口为38万,虽然一共有大小1190个岛屿,但可以供人居住的小岛仅有250个。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仅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着大约10万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岛国显得尤其突出。而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岌岌可危。在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中,马尔代夫一度有2/3的国土惨遭淹没。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城市消失,尽管这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但人们总认为现在距离那一步还有起码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对马尔代夫来说,海平面只要上升1厘米,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作为岛国,马尔代夫陆地的平均海拔仅为1.5米,岛屿距离海平面最高距离也只有2.4米。因此对马尔代夫的国民来说,气候变化绝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新当选的总统纳希德也在去年11月宣誓总统就职时高调提出,由于海平面升高,马尔代夫人正面临着集体流离失所的困境。

  一个国家的搬迁

  年仅41岁的总统纳希德说:“我们是一个小国,靠自身的绵薄之力是无法阻止全球变暖的,我们只能到别处购买土地。这是预防最糟结果的保险性政策。”今年3月,他的政府开始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分,建立一笔“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国土,将马尔代夫38万人整体搬迁过去。

  纳希德的设想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甚至被马尔代夫国内的反对派嘲笑为“幼稚”、“疯狂”,认为这将有损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形象。此外,不少马尔代夫人也还不能接受购买新土地的方案。但正如总统纳希德所说的那样,寄望于工业大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对于马尔代夫人来说有些不切实际。纳希德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但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无独有偶,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总统近日也宣布他将开始寻找合适的土地,以迁移该国国民。

  目前,纳希德购买土地的目标锁定了邻近的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西北部。斯里兰卡因为在文化、语言、饮食和气候方面都和马尔代夫接近而成为首选。斯里兰卡政府也对马尔代夫这个“表弟”的意向表示欢迎。至于澳大利亚方面,纳希德看中了该国西北部一大片无人居住的地方,比利牛斯郡的市长对纳希德的想法表示欢迎,可惜不久这位市长就卸任了。

  灭顶之灾夸大其词?

  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情况有如纳希德所说的如此危言耸听。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地貌学家肯齐认为关于马尔代夫将遭到灭顶之灾的说法是夸大其词,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根据他的观察,季节性的天气和周期性的潮汐活动都将改变岛屿的表面、海滩和岛屿的高度。例如,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之后,很多岛上的海滩被整体抬高了30厘米,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区,而个别岛的中心地带更是抬升了60厘米之多。

相关文章

·南靖土楼一日游 09/07/26

·中国建筑八年 500亿IPO功成 09/07/24

·重庆旧城改造 万达广场“还建房”之困 09/07/24

·官方:倒楼业主都曾现身 不存在首付过低 09/07/24

·老城保护剩下最后的机会 09/07/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