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潜伏” 中资上位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7-21 03:16
评论
从长远看,外资将增加投资力度会成为必然选择,而境内投行也在不断成长,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占据话语权。
观点网 陈小丽 一段时间以来,此前活跃在国内资本市场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黑石、凯雷、瑞银、花旗、摩根大通、瑞银、花旗等国际投行日见沉寂,而中资公司似乎正在成为“主角”。
中资
近期,北京金隅股份在香港展开国际配售以及公开发售,备受市场关注的是,金隅股份引入的五位基础投资者皆为本土机构,其中包括国寿母公司国寿集团、国家主权基金中国投资公司、中国银行旗下中银投资、嘉里集团大股东郭鹤年家族,以及全球大型对冲基金Och-Ziff。另据最新消息透露,继中国人寿母公司后,内地三家大型保险集团平保、太保、中财逾14亿认购金隅。
无独有偶,计划明年在国内A股上市的大连万达已经成功引进的一个战略投资者是建银国际。
而在2008年,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获得渣打银行、雷曼兄弟、高盛集团三大超级资本大鳄的投资,遗憾的是这场盛宴没来得及开席——随着渣打银行前任总裁陈凡的黯然下课以及雷曼兄弟的倒下,金龙集团上市时间落得遥遥无期。
基于上述种种状况,市场有人士认为,境内资金开始成为投资中活跃的主体,曾经在中国市场横冲直撞的外资缺席本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
争夺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并不认为市场发生了明显转化,主要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境内机构和境内股权基金在成长,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撤出中国市场,随后楼市的恢复,外资重新进来的速度没那么快。”永安信(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志杰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资的投资模式相对简单,而外资投资需要磨合以及过程复杂,随着境内机构经营水平的提高,外资的能力和优势受制于限制无法施展,开始丧失竞争力,这是必然的趋势。
乔志杰认为,在金融危机和调控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世界最好的,对境外投资机构还是充满吸引力,与此同时,随着保险法和房地产信托细则的修订完成,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将会更加活跃地介入到投资需求中来。
“过去一年里,外资地产资金都面临着尴尬局面,那些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国际投行机构目前都处于战线收缩状态,包括瑞银、花旗和美国银行,他们无暇顾及投资,等待全球经济的真正复苏,投资的意愿才会重新抬头。”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短期内这些外资大投行不会投入重大资源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不过,上述人士称,绝大多数外资资金对内地房地产市场一致看好,从长远看,外资将增加投资力度会成为必然选择,而境内投行也在不断成长,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占据话语权。
而乔志杰则表示,外资基金的投资主要是股权投资方式,它解决的是地产公司资本金充足的问题,外资投行业务的多少与信贷环境是否宽松之间并没有关联,更主要的是它们对投资时机的判断。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