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风险资本的卧虎藏龙之争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7-02 11:25
评论
半数的风投人士表示,未来三年他们会增加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而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增加对印度的投资。
如果风险资本的投资趋势可以被用作预测未来的罗盘,那么有关全球化死亡的报导就是被极大地夸张了。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6月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半数的风投人士表示,未来三年他们会增加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而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增加对印度的投资。
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风险资本会更多地投资北美。数量众多的风投人士还预计,会有更多的海外投资者支持风险基金(通常是金融机构和富有的个人)。整体的风投趋势明显是朝向全球投资。
此次调查设置了有趣的选项结构,或许反映了世界其他地区对亚洲的看法:调查给了印度一个单独的选项,而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则合在一个选项。这本来可以是相反的设置,但却没有这样。除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明显原因,这种差别还反映出亚洲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种以印度为代表,另一种则是亚洲老虎国家和中国。
自从邓小平推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中国这条龙逐渐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其高效的工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崛起和主宰得到了公认,而中国并没有真正主宰公共话语。中国的转型是由政府,而不是公民,由巨大的公共投资推动而实现的。
印度的发展则更为内在化,印度的企业家发展业务需要克服政府的阻碍,而不会得到政府的援助。印度一家主要电力设备制造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曾经对我说过,政府是如何阻碍他的生意,强势的官僚又是如何在每个环节搜刮利润,从产品离开公司装上卡车运输到在码头上被装进集装箱的每个环节都难以幸免。他说,这个过程使得业务管理者像是一个能够解决任何突发情况的强壮摔跤手。他补充称,中国政府则会扶持而不是阻碍企业。
印度企业家不得不一边迎战竞争对手,一边还要对付对企业不太友善的政府。印度会以一种几乎哈耶克(译者注:佛里德里希??哈耶克为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方式,通过一些自发的经营壁垒促使企业家变得更为坚韧和有竞争力,这反映出了印度人民的强烈进取心。
除了提供人数庞大的说英语的劳动力和一个民主制度外,印度的资本效率也远远超过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印度将大约25%的GDP用于投资,获得了大约6%的平均GDP增速。而中国同期则将超过半数的GDP用于投资,才获得了9%的经济增速。
印度在资本配置方面做的更好,4个单位资本生成1个单位产出,而中国要消耗5个单位资本才能生产1个单位的产出。正如经济学家Niranjan Rajadhyaksha所说的,资本效率正是印度没有多少高质量道路却拥有众多世界级公司的原因。
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资本的回报率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指标。在这个方面,印度普遍超过了中国。为了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印度已经开始采取举措改革高等教育,这是通过科技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要素。
过去三十年,中国一直在不懈地投资于教育,邓小平亲自播下了改革的种子,他在1977年恢复了毛泽东中断的高考。自2002年以来,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增长了将近50%,大学数量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印度却创造了特殊利益团体,他们靠身份而不是成绩来进入顶级院校,导致印度的海外留学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印度教育部长西鲍尔(Kapil Sibal)多次谈及了重组各个层次高等教育的机构架构,减少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听起来他就像在讨论生意一样。
从单纯的发展角度来看,印度比中国需要更多的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风险投资。全球投资者则更为殷切,印度企业家已经显示了他们更胜一筹。现在印度政府应该出面确保他们不会辜负印度企业家的成绩。
印度这只卧虎可能会带来惊喜。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