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中国:战略理性制约成长前景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6-30 17:08

  一家好的公司应该是一家“可持续”的公司,而可持续的公司要求公司有可持续的金融资源支持,这种可持续性显然不来自于赌博性的债务重组。

  绿城是一个矛盾的企业,它有着业内一流的运营水平:2007年公司在33.7%的营业利润率下创造了0.846倍的存量资产周转速度,处于效率边界上;2008年,由于别墅项目的结转占比降低,平均售价下降15%,毛利润率从36.1%下降到27.8%,营业利润率则下降到24.5%,存量资产周转率降至0.462倍,在新的利润率水平下,公司虽然不在效率边界上,但与边界差距不远,结果在标杆效率方面得到了8.62分的高分,在总运营效率上得分7.60分——对于一个定位高端的地产企业来说,在低谷中仍能实现0.462倍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实属不易。

  高效率给公司提供了一个稳健扩张的空间,在市场维持2008年行情时,绿城的极限增速为12.5%,从长期平均看,在不考虑股权融资时绿城的极限增速为30%。这一增速与保利相当,比万科和中国海外低10个百分点,但仍属于行业中上游水平,成长潜力得分为6.22分。

  但绿城在金融战略上却是一家让人很不放心的企业,2007年巨额拿地,使净借贷资本比达到88%,2008年上半年所拿的杭州地区的三幅地块,楼面价均在8000元/平米以上,使2008年中期的净借贷资本比上升到117%,下半年继续夺地,使2008年底的净借贷资本比上升至140%,手中现金仅相当于总资产的4%,短期风险头寸为-12.6%,综合的财务安全性得分不到1分!

  2009年绿城的风波仍在继续,在经历了地王地置换、信用评级下降、债务违约赎回、增发高息信托和1元抵押等一系列融资腾挪后,公司仍坚持要把高负债模式坚持下去,这就让人不能不为公司的未来捏把汗。诚然,自成立以来绿城已闯过了许多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每次都可以这么幸运,高端定位需要高财务拨备,这是地产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公司的效率有多高,一家好的公司应该是一家“可持续”的公司,而可持续的公司要求公司有可持续的金融资源支持,这种可持续性显然不来自于赌博性的债务重组。

发稿:杜丽虹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